1998年,19岁的少女李娟爱上了一位哈萨克族少年,他高大英俊,轻轻拨动琴弦,也拨动了少女的心弦。 李娟是个地地道道的汉族女孩,生在四川,后来跟着家人到了新疆阿勒泰。那时候,她妈妈李辉在四川做生意赔了本,干脆带着全家跑到这片大草原上谋生。她们干起了畜牧业,还开了个小杂货铺兼裁缝店,专门给哈萨克牧民服务。李娟小时候在富蕴县长大,那地方天蓝得像画,草原辽阔得让人心里发慌。她家没啥钱,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她从不觉得苦,反而挺喜欢这种跟大自然贴近的生活。 高中没念完,李娟就辍学了。她16岁那年,开始帮妈妈打理生意。小店不大,却啥都卖,从针头线脑到糖果饼干,牧民们需要啥,她们就尽量备齐。她们跟着牧民的脚步迁徙,住过帐篷、铁皮屋,后来在额尔齐斯河边安了家。生活虽然颠沛流离,可李娟慢慢习惯了这种节奏,也跟哈萨克牧民混熟了。 1998年秋天,她19岁。那年,她去了一场哈萨克族的乡村舞会“toy”。那天晚上特别热闹,篝火烧得旺,空气里全是烤肉味儿和泥土味儿。人群里有个哈萨克少年,叫麦西拉,长得高大俊朗,手里抱着冬不拉,弹得特别带劲。他的手指在琴弦上跳来跳去,弹出的调子又清亮又抓人。李娟站在边上,眼睛就离不开他。那天他抬头看了她一眼,还笑了笑,她心里跟过电似的。 过了几天,她在河边又碰见他。他在牵马,动作麻利又自然。李娟远远地看着,手里拎着篮子,心里七上八下的,想过去说点啥,可腿像灌了铅,动不了。后来有一次舞会结束,她终于壮着胆子走过去,端了杯热茶给他。她手抖得厉害,可他只是接了茶,点点头,笑得挺客气,然后就走了。她站在原地,看着他背着冬不拉离开,心里空落落的。 那整个秋天,李娟脑子里全是他的影子。她常一个人在草原上晃悠,想着他弹琴的样子,想着他在马背上的背影。她在日记里写,他就像这草原上的风,抓不住,也留不下来。可她也明白,他是哈萨克人,迟早会按传统结婚生子,过自己的日子。她没啥奢望,就这么远远地看着,心里酸酸甜甜的。 果然,没多久,麦西拉就结婚了。新娘是本地哈萨克族的女孩,婚礼按他们的习俗办得很热闹。他继续当他的牧民,放羊、养马,日子过得踏实。李娟呢,把这段没说出口的感情压在心底,拿起了笔。她开始写东西,把草原上的生活、牧民的日常,还有自己的心情一点点记下来。1999年,她试着给报社投稿,没想到还真登了。 2003年,她的第一本书《九篇雪》出了。从那以后,她的写作就没停过。2010年,《我的阿勒泰》面世,里面全是她对这片土地的爱和感悟,书一出就火了。后来还有《羊道》三部曲、《冬牧场》,这些书让她拿了不少奖,像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啥的。她的文字还被翻译成好几种语言,连外国人都爱看。2024年,《我的阿勒泰》拍成了电视剧,开播就爆了,收视率第一,书也卖了150多万册。 现在的李娟,还是住在新疆,一个人守着间小房子,养了只猫。她不爱凑热闹,偶尔开个直播跟读者聊聊天。她没再提过麦西拉,但那段暗恋早就融进了她的文字里,成了她写作的一部分。她没想着改变啥,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活着,把对草原和人的感情都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阿勒泰有多美。
1998年,19岁的少女李娟爱上了一位哈萨克族少年,他高大英俊,轻轻拨动琴弦,也
潮女炫风尚
2025-07-20 02:18:4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