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过二十一二岁,却大大方方地坐在特朗普膝头,右手还搭在他的肩颈,摄影师按下快门

有意义的旅行 2025-07-19 18:43:59

她不过二十一二岁,却大大方方地坐在特朗普膝头,右手还搭在他的肩颈,摄影师按下快门时,特朗普咧嘴笑着比出 OK 手势,而她看向镜头的眼神里,带着几分社交场的熟稔。 这张照片后来登上香港八卦杂志的头版,标题写着 “特朗普的香港奇缘”,却少有人知道,这背后是一场关乎破产与重生的商业博弈。 彼时的特朗普,正站在人生的悬崖边。三年前美国房地产市场骤冷,他名下的赌场、酒店资金链集体断裂,银行账户被冻结时,连私人飞机的油钱都差点付不起。 最窘迫的时候,他甚至要靠变卖特朗普大厦的艺术品度日。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 “地产新贵” 会彻底垮掉,直到他攥着曼哈顿那块 77 英亩的黄金地皮 —— 这是他仅剩的筹码,朋友劝他:“去香港试试吧,郑裕彤他们正想往美国扩张。” 郑裕彤的办公室在尖沙咀的新世界中心,落地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第一次谈判时,特朗普穿着定制西装,却掩不住眼底的焦虑。 周大福集团的这位掌舵人,手指敲着特朗普带来的地皮图纸,慢悠悠地说:“这块地是不错,但债务太多,我们得再想想。” 旁边的郑家纯和罗康瑞也跟着点头,空气里都是讨价还价的试探。特朗普急得差点拍桌子,他需要这笔钱救命,可对方显然想趁火打劫。 僵局持续了三天,直到第四天下午,一个穿着白色套装的年轻女孩推门进来。她是郑裕彤的干女儿明美莲,出身香港老牌富豪家庭,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一口流利的英文里夹杂着纽约腔。 “特朗普先生,我爸爸说您的凯悦酒店设计很特别,尤其是大堂的水晶灯。” 她没提价格,反而聊起了特朗普最得意的作品,几句话就把紧绷的气氛盘活了。 特朗普后来在自传里写:“她像突然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知道该怎么跟这些东方商人打交道。” 明美莲的出现成了转折点。她帮双方梳理债务结构,提出 “郑、罗两家买 70% 开发权,同时承担 30% 债务” 的方案,既让特朗普拿到救命钱,又给香港资本留了利润空间。 签约那天,郑裕彤笑着说:“美莲比我会谈判。” 合影时,明美莲顺势坐到特朗普膝上,郑裕彤还打趣:“特朗普,这可是我干女儿,你可别欺负她。” 特朗普哈哈大笑,没人觉得不妥 —— 在香港的商业社交场,这样的亲昵举动本就是拉近关系的方式。 拿到 9000 万美元的特朗普,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先还清赌场的紧急债务,又把亚特兰大的赌场包装上市,股价一路飙升。 不到两年,他不仅赎回了被抵押的特朗普大厦,还在华尔街买下新的写字楼。那段时间他接受采访,总不忘提 “香港朋友的帮助”,说 “东方的智慧救了我”。 可商场从没有永远的朋友。十年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回暖,曼哈顿那块地皮的价值翻了十倍。郑裕彤和罗康瑞决定高价出售项目,特朗普却跳出来反对,说 “售价太低,损害了我的利益”。 他一纸诉状告到法院,索赔十亿美元,把当年的 “恩人” 告上法庭。 法庭上,双方律师翻出 1995 年的合同逐条辩论,特朗普的律师说 “香港资本趁火打劫”,而郑裕彤的律师则拿出特朗普当年的感谢信,反问 “是谁帮你从破产边缘爬回来”。 最终法院判决特朗普败诉,连他应得的分红都被延迟到 2044 年支付,曾经的合作伙伴彻底变成仇人。 后来有人翻出那张 1995 年的照片,问明美莲当时怎么敢坐到特朗普膝上。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那天是为了促成交易,郑先生让我活跃气氛。 特朗普其实很怕谈判冷场,我那么做,是告诉他‘我们是朋友’。”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 “朋友” 的保质期,只够撑过一场危机。 类似的故事在商界从不鲜见。 潘石屹早年搞 SOHO 中国,引入海外资本时称 “是最好的伙伴”,后来因利润分配反目,对方撤资时还引发股价暴跌;王健林当年和融创合作,签约时握手言欢,转头就因项目细节互发声明 “澄清”。 就像特朗普和郑裕彤,危机时的合作是各取所需,利益变了,关系自然会变。 2016 年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时,香港媒体又翻出那张照片,标题换成 “总统的香港往事”。 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香港资本救命的商人,而郑裕彤已经去世,罗康瑞的瑞安集团也转向了内地市场。 照片里的明美莲,后来成了香港知名的投资人,偶尔被问起特朗普,她只淡淡说:“商业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对手,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时机。”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