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民众不堪征兵办长期骚扰,主动在网上联系俄军,扫码用比特币购买了一架自杀式无

红尘里面看 2025-07-19 18:37:32

乌克兰民众不堪征兵办长期骚扰,主动在网上联系俄军,扫码用比特币购买了一架自杀式无人机,并提供了坐标,希望俄军能直接用它炸毁征兵办! 俄乌战争打了快三年半,前线的炮火还没停,乌克兰国内的征兵问题却先成了搅动局势的旋涡。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里,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乌克兰民众和俄军之间出现的特殊互动,老百姓主动给俄军发坐标、凑钱,请求轰炸自家城市的征兵办公室。 这背后,是征兵政策引发的全民不满,也是战争把社会逼到墙角的真实写照。 乌克兰的征兵早就没了章法,一开始只是征召适龄男性,后来前线兵源实在不够,政策就像没了刹车的车,一路往下放。 2022年起,数十万名女性被要求登记兵役,连怀孕的妇女都没能例外。 到了2024年,60岁以上的老人也被纳入征兵范围,法案里写着“自愿参军”,合同一年一签,服役年龄上限提到65岁,高级军官甚至能待到70岁。 与此同时,入伍年龄下限还计划从25岁降到18岁,等于把能扛枪的人从少年到老年筛了个遍。 可这“自愿”俩字,在现实里根本站不住脚,街头随处可见征兵办的人拦人,退休老人买菜时被拦住填参军表是常事。 有的征兵办更绝,偷偷拉掉居民家电闸,等住户出门查看,埋伏好的人就一拥而上把人拉走。 联合国统计显示,从2014年开始,乌克兰人口少了1000万,差不多是原来的四分之一,除了战场上的伤亡,更多人是受不了这没完没了的战争和征兵,干脆离开了国家。 人口本来就少,征兵又这么急,老百姓心里的火早就压不住了。 最让民众愤怒的是被征召者的遭遇。 年轻人买个面包的功夫被抓走,再也没回家,老人更惨,不少人带着糖尿病、关节炎上了前线,军医私下说他们扛不动防弹衣,只能当“人肉观察哨”。 顿涅茨克郊外的战壕里,白发军人占了三成,扎波罗热甚至有“老年突击队”,六七十岁的老人被当炮灰送往前线。 有位63岁的老兵申请退役,等了五个月,等来的不是回家通知,而是被调去更危险的区域。 战地医院的护士说,老年伤员因为“恢复慢占地儿”,常常被“优先”送回前线,哪有半点“自愿”的样子? 积怨久了,就有了极端的反抗。 今年夏天,乌克兰第聂伯罗州萨玛尔市的民众找到了新的发泄口,他们通过电报社群联系上了俄军,说当地征兵办的人在街上见人就抓,不满25岁的也不放过,恳求俄军帮忙炸掉征兵办。 几个人凑了1万块钱,想申请俄军的“滴滴轰炸”服务。 这“滴滴轰炸”是俄军搞的新花样:扫码进电报群,给俄军发目标坐标,就能申请“天竺葵-2”之类的自杀式无人机攻击,本来设了收费门槛,但只要情况属实,钱不够也能通融。 收到萨玛尔民众的请求后,俄军直接说“差价我们补”,让他们把坐标发过来。 民众立刻报上征兵办地址:克尔尼雪夫斯基大街18号。 没过多久,一架“沙赫德-136”无人机就炸中了目标,机身还特意标注“应萨玛尔市居民要求发射”。 这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敖德萨的征兵办被轰炸时,无人机机身上也写着“应市民要求发射”。 从6月底到7月中,俄军用无人机系统性打击了克里沃罗格、克列缅丘格、哈尔科夫等多地的征兵办,每次打击背后,几乎都有当地民众提供的坐标支持。 俄军甚至专门开发了APP,方便民众上传目标信息,这套“订单式打法”,精准戳中了乌克兰民众对征兵办的痛恨。 老百姓之所以愿意这么做,说白了是被征兵政策逼到了绝路。 征兵办的人在街上抓壮丁,反抗就打,被抓走的人训练几天就送往前线,要么成了炮灰,要么投降当了俘虏,要么逃去邻国。 泽连斯基政府还在不断延长战时状态,这已经是他第16次申请延长,战时状态下,政府能无限制征兵,国家资源全给战争让路,可老百姓只想过安稳日子。 外部势力的动作也让局势更复杂。 特朗普宣布要大力支援乌克兰武器,北约愿意出钱购买,美国特使还专门去基辅,和乌方谈国防、武器援助的事。 这些援助看似是帮乌克兰,却也让战争更难停下来,有了武器,征兵的需求就更迫切,民众的不满也就更深,陷入了恶性循环。 这场特殊的互动,说到底是战争撕裂社会的缩影。 当一个国家的征兵政策把民众逼到向敌方求助,当“轰炸自家机构”成了无奈的反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对和平的渴望。 战争还在继续,可乌克兰的民众已经用最极端的方式喊出了心声:他们不想再为这场看不到头的战争付出代价了。 信息来源: 上游新闻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红尘里面看

红尘里面看

红尘旧梦情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