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自己的国家!”一乌克兰难民本想来到中国避难,结果发现在中国不工作就没有钱拿

苔藓芳草峦 2025-07-19 17:35:00

“滚回自己的国家!”一乌克兰难民本想来到中国避难,结果发现在中国不工作就没有钱拿,便发视频吐槽称:“在中国凭什么工作才有钱拿?我在德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钱拿!”网友:我们不接收难民,他是怎么么跑来的? 全球范围内,地区冲突和动荡导致流离失所者的数量持续攀升。 据统计,目前全球被迫离开家园的人数已突破 1.1 亿,其中乌克兰难民是规模较大的群体,超过 600 万人涌入欧洲各国寻求庇护。 这些国家对待难民的态度和政策,也随着时间推移和自身承受能力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欧洲多国最初对乌克兰难民展现出较高的接纳度。 以德国为例,最多时接收了超过 100 万乌克兰难民,为成年难民每月提供 410 欧元(约合人民币 3200 元)的补助,还解决住房和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政策让部分难民逐渐习惯了不工作就能维持生活的状态,有位 26 岁的乌克兰女性便是如此,她在德国待了两年,从未参加工作,日常就是享受生活,甚至会嘲笑那些主动找工作的同胞 “太辛苦”。 然而,这样的福利政策并未持续太久。随着难民数量不断增加,德国的财政压力日益凸显,2024 年其 GDP 出现 0.3% 的负增长。 为此,德国政府调整政策,规定 18 至 60 岁有劳动能力的难民必须参加工作,否则补助将减半。 这一变化让习惯了安逸生活的乌克兰女性难以接受,她开始寻找能继续 “轻松度日” 的地方。 得知中国对乌克兰实行 10 天免签政策后,她立刻买了机票来到上海。 初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现代化景象让她惊叹,高楼林立、夜晚灯火辉煌,街头美食更是让她赞不绝口,她还拍视频称中国很好,想长期留下来。 但没过几天,她就发现现实与想象不同。 在上海,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花钱,随身携带的欧元兑换成人民币后不断减少。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热情地为她介绍工作,像商场导购、餐厅服务员等岗位,月薪约 5000 元且包吃住,可她却觉得工资不如德国补助,还嫌工作累,直接拒绝了。 之后,社区又推荐了几个工作机会,她不是嫌距离远,就是觉得学中文麻烦。有次视频面试,她穿着睡衣就出镜,面试官提醒她注意形象时,她还抱怨被限制自由。 几番折腾下来,工作没找到,钱也快花光了,她便在网上发视频吐槽,说在中国挣钱居然要上班,还是德国好,不用工作就能拿钱。 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在中国想来通过双手来转去劳动果实。 美洲国家也不例外,加拿大曾给难民高额安家费,如今已减半,还要求难民三个月内必须找到工作。 澳大利亚对待难民更严格,直接将难民营设在海外,想靠福利混日子几乎不可能。 这些政策调整,根本原因是没有哪个国家能长期承担巨额难民福利支出。德国纳税人的辛苦钱,不可能一直养着不愿工作的难民。 而中国向来崇尚勤劳致富,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国人,都得靠双手挣钱,这是深入社会的观念。 这位乌克兰姑娘在上海待满 10 天后便离开了。 临走前她还发视频称,中国什么都好,就是必须工作才能有钱让她无法接受。 有网友留言说非洲一些国家的难民政策或许更符合她的期望,但她最终去了哪里,是否找到不用工作就能拿钱的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说到底,不劳而获的日子终究难以持续。即便有些国家起初提供福利,随着时间推移,出于财政压力和社会稳定考虑,政策也必然调整。 毕竟,任何国家的财富都靠劳动创造,这一点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至于这位女孩的事件,有网友是这样评价的,想法也太离谱了,中国本来就不接收难民,她凭免签过来,还想白拿钱不干活,哪有这种好事? 还有的网友表示,德国养懒汉是他们的事,咱中国讲究勤劳致富,不管是谁都得靠双手吃饭,社区好心给她介绍工作,她还挑三拣四,面试穿睡衣,这态度谁能忍? 也有的网友认为,欧洲现在都在收紧难民政策,德国砍补助、波兰分流、捷克停医保,人家也扛不住养闲人,她倒好,跑中国来做梦,真把这儿当福利院了? 网友让她去印度或非洲试试,还真没说错,想不劳而获就得去能惯着这种毛病的地方,中国不养闲人,这规矩对谁都一样,赶紧哪来回哪去得了。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夏日旅行攻略#

0 阅读:1
苔藓芳草峦

苔藓芳草峦

苔藓芳草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