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雁门关伏击战中,三个日军正在逃窜,贺炳炎一枪打偏,日军扭头一看打枪的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19 15:21:28

1937年,雁门关伏击战中,三个日军正在逃窜,贺炳炎一枪打偏,日军扭头一看打枪的是独臂,笑着折回头扑上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7年10月,为打击日军向太原方向进攻的补给线,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团长贺炳炎受命在雁门关附近的黑石沟设伏,目标是日军运输车队。 黑石沟地形险要,公路在沟底蜿蜒,两侧是陡峭悬崖。 贺炳炎(时年24岁)勘察地形后,认为此处是绝佳伏击点。 他精心部署:1营、2营主力埋伏于公路两侧陡坡,构成主火力网。 3营担任突击队。 1营1连警戒阳明堡方向。 3营11连埋伏沟西石桥附近,负责断敌退路。 10月18日深夜,部队悄然进入伏击位置。 贺炳炎发现几名炊事员、文书等后勤人员也跟来了,严令他们撤离。 但众人坚决请战:“与鬼子血海深仇,杀敌机会绝不放过!” 贺炳炎虽感动,仍强调敌人有300辆运输车,战斗凶险。 争执间,远处传来汽车轰鸣,尘土飞扬。 此时,警戒阳明堡方向的1连紧急报告。 阳明堡方向也出现一支日军车队! 贺炳炎用望远镜观察:北面(大同方向)车队满载弹药、粮食、伤兵及尸体。 南面(阳明堡方向)车队多为空车。 两路日军在黑石沟弯道会合,正好落入伏击圈! 贺炳炎果断下令攻击。 沟底日军毫无察觉,部分士兵还在对运送尸体的车辆脱帽致哀。 突然,“打!”的命令如惊雷炸响! 八路军炮火、机枪、步枪齐射,炮弹精准砸向日军车队。 日军猝不及防,乱作一团。 冲锋号响起,1营、2营战士如猛虎下山,3营突击队勇猛冲锋,与敌展开白刃战。 一辆弹药车被引爆,剧烈爆炸重创日军。 战斗异常惨烈。 3营11连指导员胡觉三驳壳枪子弹打光,他拔出大刀冲向敌群。 搏杀中,一名躲在车底的日军偷袭,子弹击中胡觉三胸膛! 他强忍剧痛,高举大刀怒吼:“同志们!坚决……狠狠地打!为宁武乡乡亲们……报仇!” 喊完壮烈牺牲。 “为指导员报仇!” 贺炳炎悲愤呐喊,战士们复仇怒火被点燃,攻势更猛。 激战一小时后,日军被基本歼灭。 公路上硝烟弥漫,车辆残骸燃烧,遍地敌尸。 八路军迅速打扫战场:搬运可用物资,炸毁带不走的车辆。 正当部队准备撤离,远处传来密集引擎声和枪声——日军增援部队赶到! 几十辆满载士兵的汽车扑来。 贺炳炎急令撤退。 在指挥部队转移时,两颗子弹穿透硝烟,击中贺炳炎胸部! 他鲜血染衣,强忍剧痛,命令部队:“别管我!快撤!” 在警卫员搀扶下,部队携带物资成功撤离。 雁门关伏击战,贺炳炎率716团在黑石沟重创日军,毙伤敌数百人,毁车数十辆,缴获大批物资,有力打击了日军补给线,迟滞其进攻太原步伐,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士气。 此役与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等战斗,共同书写了八路军抗战初期的光辉篇章。 胡觉三等烈士的英勇牺牲,贺炳炎等指战员的浴血奋战,永载中华民族抗战史册。 主要信源:(新华网——《雁门关伏击战(军史钩沉抗战经典回放)》)

0 阅读:187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