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怜了!韩国一女子在自助餐厅吃了3盘菜后,竟然被老板当众羞辱为“饿死鬼附身”,

红尘里面看 2025-07-19 13:13:29

太可怜了!韩国一女子在自助餐厅吃了3盘菜后,竟然被老板当众羞辱为“饿死鬼附身”,甚至勒令“鱼只准吃两块”,被当贼一样防着,最后,被迫含泪付双倍钱才脱身! 在韩国一家人均40元的自助餐厅里,每周都来打卡的A女士正享受午餐。她第三次取餐时只盛了半盘菜,每样小菜都只拿一点尝尝,全程没浪费一粒米。 可老板却在她身边来回踱步,眼神里满是怒火和鄙视。 当她起身取餐时,老板追到过道质问:“你到底几个人?怎么吃这么多?” 得知A女士独自用餐后,老板更是当众大吼:“你一个人吃10个盘子?是不是饿死鬼附身?”随后还让店员盯着她,高声宣布“8000韩元不能吃这么多”。 最终,A女士含泪付了双倍钱才脱身。 事后她晒出餐盘证明自己没超量,而老板则悄悄换了小盘子,还贴上“鱼很贵,每次只能拿2片”、“拿猪肉适可而止”的标语。 无独有偶,韩国某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也因“吃”遇挫。 这位留学生在学校食堂多盛了一块肉,就被学校用中英韩三种语言通报批评。 网友发现,该校食堂的肉类和蔬果都是限量供应的,日常伙食大多是几块豆腐、两样咸菜配米饭,再加上一碗像水一样的海带汤。 有留学生吐槽,在韩国想好好吃顿肉太难,甚至有人把一份水煮肉片反复加水吃好几天,实在没办法就只能自学做饭。 这两起事件有个共同点:当事人都没有浪费食物,却因正常进食被限制、被羞辱。 在自助餐厅“按需取餐”本是规则,在食堂适量添菜更是基本权利,可在韩国,这些却成了“越界”行为,让普通人的餐桌尊严荡然无存。 这一切的根源,藏在韩国一路飙升的物价数据里。 2025年6月,韩国食品类物价同比上涨2.2%,看似不高的数字背后,是辣白菜涨价14.2%、紫菜涨价12.0%、拉面涨价6.9%,连咖啡都普遍涨了12.4%,在外就餐费用更是上涨3%。 到了7月,破纪录的酷暑让绿叶蔬菜和水果产量大减,价格再创新高,一个西瓜在韩国卖到156元,普通民众直呼“吃不起”。 物价上涨让餐饮从业者苦不堪言。 有自助餐厅老板说,现在每天拼死拼活干活,到头来却是赔本赚吆喝。 过去两年,某连锁自助餐厅全国门店从55家扩张到89家,营业额翻了一番,可利润却一年不如一年。 面对能吃的顾客,有些老板甚至宁愿退钱,也要请对方去别的餐厅,争执口角成了常事。 普通民众只能想办法自救。 3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家做饭、上班带饭,每周中去自助餐厅吃顿午餐,成了他们“既省钱又能吃好”的无奈选择。 可即便这样,还是躲不过物价上涨的压力,连自助餐厅都开始用换小盘、贴限食标语的方式控制成本,普通人的饮食自由被一点点压缩。 食材太贵,让韩国餐饮行业开始“向内开刀”。 以前是针对外国游客“敲竹杠”,现在连本国消费者也成了目标。 2025年济州岛樱花节期间,有游客花130元买的炒米肠里只有薄薄6片,52元的烤猪肉也只有3小块。 这种“韩食刺客”新闻频频出现,消费者喊“菜太贵吃不起”,商家喊“成本太高活不起”,韩国政府只能出来呼吁双方互相体谅,却拿不出实际解决办法。 餐饮乱象还改变了民众的出行选择。 现在约四分之一的韩国民众旅行首选出境游,这一比例是所有选项中最高的,而选择国内游的人数连续两年少于出境游,大家坦言“怕在国内被餐饮商家坑”。 曾经让外国游客避之不及的“宰客”问题,如今成了韩国人自己的出行顾虑,这样的转变实在令人唏嘘。 面对这些事,网友们吵翻了天。 有人骂自助餐厅老板“开不起就别开”,觉得顾客不浪费就该随便吃,也有人同情商家“食材太贵太难了”,觉得顾客不该去“占便宜”。 可吵来吵去,谁也没吵出解决办法,反而让“吃饭”这件最平常的事,成了充满焦虑的社会话题。 要知道一直以来,韩国“发达国家”“高收入”的标签被反复提及,可这两起饮食事件却让人看到了光鲜背后的割裂。 中国留学生在韩国食堂多吃几片肉就被通报,韩国女生在自助餐厅吃3盘菜就被骂“饿死鬼”,这些事放在国内几乎难以想象,国内自助餐厅若敢这么做,早就被舆论骂到关门了。 其实,“发达国家”的定义从来不该只看收入数字,更该看普通民众的生活质感。 当物价上涨让普通人连“好好吃顿饭”都成了奢望,当“不浪费的前提下多吃一点”都要被羞辱,这样的民生困境,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发达国家”的真正内涵。 韩国的餐桌焦虑,或许正是高物价社会里,普通人最真实的生存写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0 阅读:60
红尘里面看

红尘里面看

红尘旧梦情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