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歼20,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 咱就说,二十年前那会儿,咱中国空军的家底儿

桃花林里时光 2025-07-18 14:08:25

如果没有歼20,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 咱就说,二十年前那会儿,咱中国空军的家底儿真不算厚实。天上飞的主力是歼-10刚列装那会儿的“新兵蛋子”,还有从苏联引进的苏-27,虽说比之前的战机强不少,但跟人家美国比起来,那差距就跟拿算盘跟计算机较劲似的。那时候美军F-22都成天在西太平洋晃悠,咱们连人家雷达上啥样都摸不清——人家预警机往那一蹲,咱们的飞机刚起飞半小时,人家雷达屏上就亮起红点了,跟看电视剧似的清楚。 周边国家咋看咱的?日本在钓鱼岛那小动作就没停过,渔船、侦察机轮流来“刷存在感”;印度在边境修工事、派部队,嘴里还念叨“山地战专家”,明摆着觉得咱不敢真动手。为啥?还不是仗着咱空中力量压不住场子嘛!咱的飞机飞过去,人家雷达早报信了,等咱到了,人家早溜了;咱要是想靠近点,又怕被人家用导弹“误击”——那会儿的日子,真是憋屈得慌。 要没歼-20,现在西太平洋指不定成啥样了。美军航母战斗群能在南海像逛公园似的转悠,轰炸机贴着咱们领海线飞,咱们的军舰出海跟“裸奔”似的,头顶没隐身战机盯着,人家导弹分分钟就能锁上目标。更闹心的是,那些想占便宜的国家更嘚瑟了:菲律宾可能在仁爱礁多占几个礁盘,越南在南海的钻井平台能多建一排,日本说不定早就在台海问题上搞小动作了——毕竟人家心里清楚,咱拳头不够硬,打不疼他们。 现在呢?歼-20一上天,那局面全变了。咱们的隐身战机跟“空中幽灵”似的,美军E-3预警机想逮它?跟在大雾里找人似的费劲。以前F-22是“空战神话”,现在咱们的雷达能提前发现它踪迹,航电系统比它还灵光;航母编队出门,头顶有歼-20转圈护航,就像给军舰戴了个“金钟罩”,导弹来了都能提前拦。南海现在咋样了?周边国家的渔船、海警船规规矩矩的,谁也不敢随便越线——因为大家都知道,头顶上那几架“黑蝙蝠”(歼-20)正盯着呢,真闹起来吃亏的是 最让咱老百姓提气的,是咱说话腰杆硬了。以前跟美国谈贸易、谈科技,人家总把“军事优势”往桌上一放,咱就得往后退半步;现在呢?人家再想使绊子,先得琢磨琢磨:要是真把咱惹急了,歼-20编队飞到关岛边上遛弯儿,他们的B-2轰炸机还敢往咱周边飞吗?去年中美高层对话,外媒都拍咱代表腰板儿挺得直,说话底气足——这底气,可不就是歼-20给的嘛! 要说歼-20的好处,可不止天上飞的这些。咱为了造它,发动机技术从“卡脖子”到“自己造”,涡扇-15一装机,推力比以前强了一大截;隐身材料从进口到自主研发,现在连咱们的无人机都能用上;雷达系统更绝,以前只能看百公里,现在能“看”到上千公里外的目标,精度比以前高十倍。这些技术可不光用在战机上——高铁的减震材料借鉴了战机蒙皮技术,汽车的防撞设计学了战机结构力学,连咱家里的智能雷达传感器,都能找到点歼-20雷达的影子。你说,这算不算“军转民”的大实惠? 最让我感慨的,是咱中国人终于能在高科技领域“当老师”了。以前跟国外谈合作,人家总觉得咱是“学生”,技术得听人家的;现在呢?欧洲的航空展主动邀请咱参展,中东国家抢着买咱的无人机,连美国的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在隐身战机领域已经领跑。”这种变化,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是歼-20一架架飞上天,是发动机一台台试车成功,是工程师们在实验室熬白了头换来的。 咱老百姓可能不懂啥叫“战略威慑”,但咱看得见:现在刷手机,很少看见“南海局势紧张”“边境对峙”的新闻了;坐飞机出国,底气足了,说话都硬气;逢年过节跟亲戚朋友聊天,聊到国防科技,大家都能拍 着胸脯说:“咱有歼-20呢,怕啥!” 说实在的,我打小就爱看军事新闻。小时候看《新闻联播》,一说“空军装备落后”,心里就堵得慌;现在再看,一说“歼-20形成战斗力”,能高兴得蹦起来。这不是啥虚的,是真真切切的安全感——知道头顶有守护者,脚下有底气,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桃花林里时光

桃花林里时光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