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原甘肃军区司令王世泰的女婿转业地方,全家却一直迟迟解决不了户口

运赛过去 2025-07-16 15:47:50

上世纪90年代初,原甘肃军区司令王世泰的女婿转业地方,全家却一直迟迟解决不了户口。有人得知了王司令女婿的身份后,提议:“让老首长说一句话,这件事迎刃而解。”没想到王司令回复女婿:“这件事办不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需要一批对革命事业忠诚不二的领导干部。王世泰,这位曾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一野老将,没有被革命胜利后的荣华富贵所诱惑,而是继续响应党的号召,奉命前往甘肃军区,担任司令员的重任。 对王世泰来说,这既是组织的信任,更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他深知,甘肃地处西北边陲,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各项建设百业待兴。作为军区的主官,他肩负着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带领驻军官兵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所以,自到任之日起,王司令就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甘肃的山山水水间。他沿着黄河,走遍河西走廊;他翻越六盘山,飞驰在陇东平原;他深入农村,走访工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官兵心声。三军将士亦以王司令为荣,认真落实他的每一项指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几十年来,王司令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甘肃这片土地。在他的带领下,驻甘部队不仅在军事训练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更是大大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建设。然而,王世泰从不以功臣自居,依然和普通一兵一样,吃最粗的粮,穿最旧的衣,住最简陋的房。 60年代初的一天,王司令刚刚结束视察归来,秘书兴冲冲地迎上来:"首长,您看,老部下来探望您,给您带了一篓鸡蛋!"王世泰闻言一惊,皱起了眉头。他打开门,看到案头果然静静地躺着一筐白生生、大颗大颗的鸡蛋。 这年头,鸡蛋可是比钱还金贵的东西。一位老部下不远千里来看望自己,还带了如此贵重的礼物,本该高兴才是。可王司令却勃然大怒:"谁让你收下的?老部下的一片心意我领了,但这种殷勤咱不能受。你马上原样退回去,就说我不在!" 秘书被首长的气势吓了一跳,讪讪地应了一声,赶紧抱起鸡蛋出去了。王司令在屋里来回踱步,喃喃自语:"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一粒粮食都是人民的血汗。做官不能恋栈,手底下更不能助长不正之风。否则,我们跟国民党那些贪官污吏还有什么区别?" 类似的事,王司令身边还发生过不少。有一年,他的侄子不想在农村种地,千里迢迢来到兰州,想求叔叔"走后门"让他当兵。王世泰盛情款待了侄子,却婉言相劝:"咱是农家子弟,农村才是咱的根。你小伙子身强力壮的,好好回去种田,将来一样能光宗耀祖……" 就连自己的亲侄子,王司令都不肯违规破格提拔,更何况其他人?王世泰虽然权力在手,却始终用铁一般的纪律约束自己,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也不搞特殊化。他常说:"共产党人应当永远心存百姓,时刻以身作则,方能赢得民心,我辈更应如此。" 多少年来,王司令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始终兢兢业业,在西北这片黄土地上挥洒汗水,用自己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一颗赤子之心,换来了三军将士的爱戴和百姓的尊重。然而,谁能想到,到了90年代,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却还要为自己女婿的户口犯愁……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故土,奔赴广州、深圳等经济特区,追寻人生的梦想。王司令的女婿也不例外,他放弃了体制内的铁饭碗,只身来到深圳闯荡。 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让这个青年人尝到了人生的艰辛。由于种种原因,王司令女婿的户口迟迟无法迁入深圳,这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遇到了诸多不便。几年过去了,小两口对于户口问题还是一筹莫展。 一天,王司令女婿的同事听说了他的烦恼,不禁为他支招:"你岳父是甘肃军区的司令员,你让他老人家打个招呼,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女婿听了,眼前一亮,觉得这法子简单易行。 当晚,他拨通了岳父的电话,开门见山地说:"爸,您也知道,我和女儿在深圳这几年,户口的事一直没法解决。今天我同事提醒我,只要您老人家发话,这事儿就好办了。您看……" 电话那头,王司令沉默了片刻,声音低沉而坚定:"不行!你们在深圳工作生活,就要遵守那里的政策法规。国家有国家的制度,企业有企业的规矩,都不是咱们说了算的。你们好好工作,以老实本分赢得领导信任,我相信你们的问题早晚会妥善解决的。" 女婿还想再说什么,但王司令已经挂断了电话。他长叹一声,对妻子说:"爸的脾气,咱们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一辈子最讲原则,我们不能让他为难啊。"妻子点点头,安慰道:"没事,日子还长着呢,总有办法的。" 此后数年,小两口依然辗转于各种部门,费尽周折。虽然生活磕磕绊绊,但在王司令女儿的记忆里,父亲从未动摇过立场。每次回家探亲,老人总是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鼓励他们好好干,但从不过问户口的事。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