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跳过巴基斯坦直接吓倒中国?俄方想挣这个钱,但是做不到。据《防务安全亚洲》7

梦里聊大势 2025-07-16 15:05:07

印度要跳过巴基斯坦直接吓倒中国?俄方想挣这个钱,但是做不到。据《防务安全亚洲》7月14日报道,印度原计划从俄罗斯租赁6至8架图-160M“白天鹅”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用以打造其空基核力量的顶层平台。借机一步跨入大国核俱乐部。但是现在,这一计划基本宣告告吹。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国内图-160的产线已近瘫痪,自身库存都告急。

当印度试图通过租赁俄罗斯图-160M战略轰炸机实现空基核力量的"弯道超车"时,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却在俄乌冲突的硝烟中戛然而止。这场未遂的军事交易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当代国际军贸的深层变革——大国军工自主能力正成为比核武器本身更具决定性的战略资产。

印度对图-160的渴求,暴露了其核三位一体架构中难以掩饰的短板。尽管拥有"烈火"系列弹道导弹和初具雏形的潜射核力量,但其空基核打击能力仍停留在幻影2000投掷重力炸弹的冷战水平。图-160M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具备1.2万公里航程和45吨载弹量,理论上可搭载Kh-BD巡航导弹对中国纵深目标形成威慑。这种"租赁强国重器以跻身核精英俱乐部"的思维,本质上是对军工自主发展困境的曲线救国。然而当俄方产能因战争制裁濒临瘫痪,这条捷径瞬间化为镜花水月。

俄罗斯军工体系的裂痕在此次交易流产中显露无遗。图-160M复产计划本是普京重振战略航空兵的核心工程,但现实残酷:克里莫夫公司生产NK-32发动机所需西方精密机床遭禁运,喀山厂钛合金部件库存告罄,技术工人被征召入伍。曾让北约战栗的"白天鹅"生产线,如今每月产能不足0.25架。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预付的研发资金曾被用于填补俄军现役图-160的维护黑洞。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局揭示:现代尖端武器系统依赖的全球供应链一旦断裂,纵使核大国也难以维持战略装备的造血功能。

计划流产更深层的警示在于:核威慑的有效性正与技术自主深度绑定。印度试图租赁战略轰炸机的行为,本质上是对"核威慑外包"的危险尝试。但历史证明,真正的核威慑必须建立在完全自主可控的作战体系之上——从载具维护、弹药配套到指挥链路,任何环节受制于人都将导致战略威慑沦为纸上谈兵。当俄方连自身机队都难以保障,租赁协议自然成为无源之水。这恰为中国"三位一体"核力量建设提供反证:轰-6N空中加油能力突破、新型空射弹道导弹试验、轰-20研发推进,每个脚印都踏在自主创新的基石上。

值得玩味的是,即便交易达成,图-160能否撑起印度的战略野心仍是未知数。现代战略轰炸机需要卫星导航、电子对抗、数据链体系构成的"作战生态"支撑。而印度现役的"天空之眼"预警机、GSAT-7A军用卫星网络尚未形成完整作战体系。孤立的图-160在中国立体化防空网前无异于"钢铁标靶"——从青藏高原的米波反隐身雷达,到部署西北的S-400系统,再到歼-20的远程截击能力,多重拦截屏障足以消解超音速突防的战术优势。

图-160租赁计划的夭折,恰似一记警钟在印度洋上空回荡。它宣告着"租借大国重器实现战略跃升"时代的终结,也昭示着军工自主能力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分水岭。当印度转向国产"远程作战飞机"项目,当俄罗斯挣扎重启生产线,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已然浮现:在高超音速武器改写战争规则、空天一体化作战初现端倪的今天,战略轰炸机这类传统核载具是否正在走向历史博物馆的展台?印度追逐的究竟是未来战争的制胜法宝,还是昨日荣光的钢铁残影?

0 阅读:1
梦里聊大势

梦里聊大势

梦里聊大势,来者犹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