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援乌志愿者联盟”,不过是西方准备直接扛着枪进基辅的节奏 7月15日,马克龙那番话,不是说着玩的。五个月内拉上30个国家,名义上是“自愿”,实际上就是披着多边主义外衣的北约直接军力投送——这事儿要是搁20年前,说是开第三次世界大战都有人信。法国和英国商量上5万人,这规模比芬兰全国正规军还多,这哪儿像志愿者,更像是“远征军”。 但你别看人多,心可不齐。波兰打头阵1.2万都准备好了,干劲十足,意大利总理当场就给泼冷水,说这是跳战争泥潭,匈牙利那边直接警告别碰俄罗斯红线。这个联盟,不像是冲锋队,更像一帮人凑桌麻将,有的只想碰碰胡,有的压根不想上桌。 这边欧美吵着怎么“进场”,那边朝鲜已经不声不响地开始“供货”。7月13日,韩国情报机关自己披露,朝鲜送给俄罗斯1200万发炮弹,换算一下,28,000个集装箱,前线每10发炮弹就有4发是朝鲜来的。乌军六成的伤亡和这些“黑皮弹药”有关。说实话,这是朝鲜几十年来对外最大规模的军援行动,已不是站台,而是亲自下场。 更劲爆的是——不仅是物资,还有人。乌克兰那边发现朝鲜技术员出现在俄军火箭炮阵地,还说有数千名朝鲜士兵出现在库尔斯克方向,虽然这数据真假不清,但朝鲜敢这样动,背后那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就没白签,2024年普京访朝后的那份协议,内容已经贴近军事同盟级别了。 然后看这个小国老挝,忽然来了一招“抢头条”。不声不响地派出50名排雷工兵,进驻俄控区,成了第一个公开支援俄罗斯的东盟国家。你说这50人能改变战局吗?当然不能,但这个动作意义大——象征性站队,已经突破了东南亚长期的中立传统。 同时,俄军也不在等人来支援,自己一边在前线狂轰乱炸,一边大打“无人机+导弹”组合拳。过去一周,发动六轮集群打击,741枚导弹+无人机倾泻乌克兰全国,乌方说拦截了98%,但拦得住你能保得住后勤?炼油厂、机场都被炸成渣,打的就是瘫痪你整个战争机器。 而泽连斯基这边情况可不妙,前线缺弹、后方征兵难,甚至传出要大换官,把“拜登系”的亲民主党高层全撤了。这不是政治调整,是生存反应——要在特朗普回归的背景下赶紧做“政治投名状”。 更吓人的消息,是俄军少将波波夫放出来的——乌克兰政府内部已启动“撤离基辅”的应急预案。这种话,在2022年谁敢信?今天,说出口,没人觉得荒唐。 俄方这边表态也不再绕弯子了:苏联解体换不来尊重,那就别指望今天能靠退让换和平。现在俄罗斯民调都清晰得很:有76%的人把这场仗当作民族存亡之战来打,不是支持普京,而是要“赢”——这种情绪一旦上头,不太会收手。 但你说俄罗斯稳赢了吗?也不是。 7月12日,拉夫罗夫马不停蹄跑了趟平壤,和金正恩闭门聊六小时,确认了“无条件支持”后,又连夜飞北京。这不是普通访问,这是确保“决战时刻东方不会动摇”的外交闪电战。换句话说,俄方已经在准备决战,但他们很清楚,一旦失去东方的政治火力支援,那就是“双线作战”的死局。 更狠的是特朗普政府亮出经济核武器——全球范围封杀俄油交易。谁敢买?无论你是中国、印度还是巴西,一律100%惩罚性关税。这是美国直接准备掐断俄罗斯经济血管,连盟友都一视同仁,谁敢碰油谁就挨打。 与此同时,乌克兰对中国企业也下狠手了,多家军工和高技术企业被列入黑名单,还公开施压中国政府“别当靠山”。听听这话,像不像是“火烧眉毛之后的乱喷”?但这恰恰说明了,战局已进入“谁都下不来台”的阶段。 这时候,西方国家真的该想清楚,派兵入乌到底是援助,还是点燃下一个火药桶?真要开打,普京早就说过——任何敢介入的国家,其本土都将成为打击目标。 你可以说这话狠,但这战争已经走到这里,早已不是嘴上功夫能摆平的了。这是真正的大变局,我们都在见证。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人们才发觉俄罗斯陷入泥淖了。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短期的冲突,哪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