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出了名的制造大国,连火箭和航母都能造出来,为何要花2400万人民币,重金购买一辆来自芬兰的云梯消防车?这款消防车被称为全球最贵的消防车,并且全球总共只有5辆,中国就占了3辆,这就匪夷所思了,我国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进口一辆消防车呢?是因为我们造不出来吗? 2024年,中国新增高层建筑数量全球第一,北上广深随便一个区就有几十栋百米楼。 根据中国应急管理部的官方数据,仅2023年,全国就发生火灾超25万起,其中大量发生在高层住宅和商业综合体。 问题是,我们的国产消防车,最高的云梯大多只能升到70米,面对上百米高的楼,根本够不着火点。 再加上承重、稳定性、水压这些技术门槛,救援效率严重受限。于是,芬兰的“博浪涛”就成了“救命稻草”。 这款车能升到101米,水雾喷射能打到150米高,800公斤承重,300升柴油加满能顶一场大火。这种级别的性能,目前全球只有5辆。 而中国直接买下了3辆,单价高达2400万元人民币,但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真的需要它去救命。 其实很多人都问了: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造消防车,还要花那么多钱去别的国家买呢? 不是造不了,而是现在造不划算。 说到底,造这种车是个“冷门技术”。高端云梯车的核心技术全在底盘和液压系统上,而这两块,长期被欧洲技术垄断。 国产底盘稳定性、抗冲击能力差,连国产DG113这种登高平台车都还是用的进口底盘。 液压系统更别提了,要把水打到150米高,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工业细节,不是一朝一夕能追上的。 更现实的是,这种车全国也用不了几辆,企业没有动力去大投入做研发。毕竟,造一辆要投几十亿搞技术,还不如直接进口几辆现成的应急用车。 国家也有自己的优先级——航母、卫星、芯片、发动机,那些才是“战略刚需”。消防车不是不重要,但确实排不上号。 放眼全球,现在各国都在拼命抢占技术高地。2025年上半年,美国刚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加了一轮出口管制,德国也开始限制某些工业设备出口。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一些非关键技术领域“战略性忍让”,其实是为了集中力量突破那些更重要的卡脖子环节。 芬兰云梯车的例子就是个典型。我们不缺制造能力,但制造是一回事,量产、稳定、成本控制又是另一回事。 中国买这类设备不是示弱,而是在“买时间”,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解决眼下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中国在消防技术上已经有了不少突破。 比如航天206所研发的“消防火箭炮”,每辆可发射24枚火箭弹,射程直达百米高空,每一发都能精准命中起火点。 这技术放在民用领域,几乎是“黑科技”级别。还有消防无人机、履带式救援车、海上消防战舰,这些装备全是国产,而且已经实战化。 而且军工转民用的路径已经打开,比如我们在火箭推进系统上积累的液压技术,正在逐步转化到高端消防装备上。 一旦完成国产平台+核心部件的整合,像芬兰云梯车这种“全球最贵”的产品,将来可能也得看中国的脸色。
我国是出了名的制造大国,连火箭和航母都能造出来,为何要花2400万人民币,重金购
碧瑶含烟柳
2025-07-16 14:05: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