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85周年诞辰,《红旗》杂志邀请谭震林为毛主席写一篇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7-16 13:13:22

1978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85周年诞辰,《红旗》杂志邀请谭震林为毛主席写一篇纪念文章,可当谭震林写好以后,《红旗》杂志却将文章扣发送审,这是为何? 1978年的中国,正站在一个大转折的关口。毛主席去世才两年,全国上下都在反思过去、琢磨未来。真理标准大讨论火热开场,大家吵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砸碎教条主义的框框,为改革开放铺路。 这时候的《红旗》杂志,作为党中央的喉舌,却有点跟不上趟。总编辑熊复是个老派作风的人,觉得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思想不能随便动,得稳着来,不想掺和这场讨论。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杂志社决定为毛主席85周年诞辰出纪念特刊,还请了谭震林写文章。 谭震林不是一般人。1902年湖南攸县出生,早年跟着毛主席在井冈山打天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都扛过枪、流过血。 后来当过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是党内德高望重的人物。1978年,他快80岁了,可脑子一点不糊涂,特别关心国家往哪走。 接到《红旗》的邀请,他没打算只写篇忆苦思甜的老故事,而是想借着毛主席诞辰的机会,说点当下的事。谭震林的文章,本来是要讲毛主席在井冈山的事迹,但他不满足于讲历史。 他觉得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个大事,得趁机发声。于是,他在稿子里加了不少新东西,核心就是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死板的书本,得结合实际、不断创新。这话听着简单,可在当时,那是冲着教条主义开炮,直指有些人抱着老框框不放的毛病。文章既有历史,又有现实,锋芒毕露。 文章送到《红旗》杂志社,总编辑熊复一看就头大。谭震林的观点,跟他一贯的保守路子完全不搭。他觉得这文章太敏感了,尤其是“实践检验真理”这套说法,容易让人觉得是在挑战毛主席的思想权威。 熊复不想趟这浑水,怕杂志被卷进风波。于是他开了个内部会,想把文章里这些“刺头”内容删了。可编辑部里有人觉得谭震林说得有理,不该动他的原意,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就在《红旗》这边磨叽的时候,谭震林又送来一封信和修改稿。信里说,初稿还不够劲,他把真理标准的论述改得更明确、更突出。 熊复一看,差点没气乐了,心想这老头咋还越改越硬气?他派人去找谭震林谈,说要么删了这些,要么送中央审查。 谭震林态度很硬,说材料可以调整,但核心观点一个字不改,还让人捎话给熊复:真理标准是全党的事,谁也挡不住。 熊复没办法,只好以《红旗》不参与讨论为由,把文章踢给了中央常委。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几个大佬一看,觉得这文章没问题,反倒挺好。 邓公说:“《红旗》不登就让《人民日报》登,这讨论它躲不掉。”中央发了话,熊复没辙,只好把文章送去印刷,最后登在了《红旗》1978年第12期上。 文章登出来后,熊复的麻烦还没完。杂志社内部有人不满意他的保守做法,11月的一次会上,大家当面说他思想太僵化。 熊复挨了批,也不得不低头,说自己认识错了,答应以后跟上党的步子。后来《红旗》也开始登讨论文章,总算没掉队。 谭震林跟《红旗》的这场拉锯战,不只是为了一篇文章。1978年,中国正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阴影里走出来,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是个突破口。谭震林用他的坚持,推了一把思想解放的进程,也给改革开放攒了点底气。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