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刘亚楼出国归来,妻子翟云英见他脸色很不好,便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刘说腹

琴音绕梁意韵绵 2025-07-15 23:24:55

1964年,刘亚楼出国归来,妻子翟云英见他脸色很不好,便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刘说腹部疼痛,结果一查,得了肝癌。离世前,他交代妻子三件事,还叮嘱她务必改嫁!#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946年,快要四十岁的刘亚楼,还是孤身一人,这倒不是他不找,此前他已有过两段婚姻,但都已失败结束。 第一任妻子叫凌漪,他们相识于抗大,相互了解之后便走入婚姻,婚后不久凌漪生下一子,刘亚楼十分高兴。 在当他感受着婚姻中的温馨时刻时,组织安排他到苏联进行军事学习,而在苏联时,又正好赶上苏联爆发战争,刘亚楼便加入到战斗中。 然而就此刘亚楼与国内的妻子凌漪便失去了联系,妻子一直联系不上远在苏联的丈夫,便以为刘牺牲了,后来她改嫁另一位红军干部。 刘亚楼在苏联也一直在打听妻子的消息,后来他从别人口中得知妻子另嫁他人,伤心不已,但也可以理解 ,自我安慰道:“她毕竟那么年轻呢”。 此后,他安心留在苏联,认识了一个叫苏丽娃的姑娘,她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领导人苏兆征的女儿,与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都是同学。 两人因为共同学习俄语而相识,经过了解,发现彼此志同道合,并产生感情,于是顺理成章结为夫妻。 但遗憾的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便结束了,刘亚楼再度成了单身。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刘亚楼跟随苏联红军,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 他抵达大连后,担任苏军司令部与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络员,此时他已35岁,仍是单身,由于工作繁忙,根本没有考虑过个人婚姻问题。 不过对于他的婚姻大事,却是有人关心的,这个人就是中共大连市委书记韩光。 1946年冬日的一天,韩光神秘兮兮地对他说:“亚楼,今晚请你去王西萍同志家。”,刘以为有任务,表情严肃,韩面露喜色告诉他,今晚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他相亲。 刘亚楼对此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还是如约去了,一眼便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小姑娘,王西萍指着那个小姑娘介绍道:“亚楼,这是大连的妇女代表、小学教员翟云英同志。上次群众大会,她就是发言代表之一。” 刘亚楼心想怪不得很眼熟,翟云英当时在台上控诉日军罪行,全场动容,令他也是印象深刻。 之后王又向翟云英介绍道:“小翟,这是刘亚楼同志,在苏联多年,刚从苏联回来不久,你又是半个苏联人,你们还真是有缘分啊。” 这句话倒是不假,刘亚楼在苏联生活多年,对苏联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而翟云英本人则本身有着苏联血脉,她的母亲是苏联人,父亲是逃难过去的华工。 翟云英出生在苏联,一岁时跟着父母回到中国大连,但不幸的是,1942年翟云英父亲被日军杀害,这也是翟云英长大后加入到抗日战斗的重要原因。 两人相互打了招呼,在握手时,翟云英已经显得不好意思了,但刘亚楼还是很顾虑的。 他对小翟的印象很好,看得出小翟对他也有好感,但两人年龄差距有15岁,他自己又经历过两次婚姻,而且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之后他会全心全意忙于战争,说句不好听的,牺牲也是很有可能的,他不能那么自私。 两人交往数次后,刘便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翟云英,但翟云英的一番话令他十分动容。她说:“这我知道,革命总会有流血牺牲,我父亲就是被日寇杀害的,这也是我参加革命的原因,我不怕牺牲。” 刘亚楼听后,不禁更加欣赏眼前这个志同道合、深明大义的女孩,两人就此定情。不料翟云英的母亲却不同意,为了得到翟母的认可,刘亚楼亲自去见她。 一见面,他就喊她:“妈妈莎”,这是苏联人对女性长辈的尊称,刘亚楼在苏联生活多年,对苏联的风俗习惯十分熟悉,他用地道的俄语与翟母交流,马上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并且他把自己过往的婚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翟母,他的真诚打动了翟母,她终于同意他们结婚了。 1947年5月1日,19岁的翟云英与37岁的刘亚楼结婚。婚后刘在前方打仗,翟云英则在后方忙碌,两人很少见面。 但他们的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从解放战争时期到建国后,两人相互扶持,陪伴着走过了许多艰难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任务艰巨,刘亚楼全心全意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为空军的组建立下汗马功劳。 1964年,他从国外访问归来,回到家中,脸色很不好,翟云英担心地问他,是不是病了,刘指了指腹部,说疼得厉害。 之后他们到医院做了检查,得到的结果令人痛心,刘得的是肝癌。躺在病床上的刘,向妻子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件,辛苦妻子把孩子抚养大,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二件,希望妻子替他尽孝,赡养他的父亲,为他养老送终; 第三件,他曾答应帮翟母寻找失联的亲人,一直忙于工作,没有做到,希望妻子完成这件事。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病逝,终年55岁。他没有完成的三件事,妻子翟云英都替他完成了。 刘死后,翟云英未再改嫁,于2021年12月5日病逝,享年93岁。

0 阅读:33
琴音绕梁意韵绵

琴音绕梁意韵绵

琴音绕梁意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