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政界参拜成吉思汗,庆祝外蒙古建国2234周年!蒙古帝国建立819周年。外蒙古现在一遇到事,就在纪念成吉思汗。说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就在外蒙古境内,暂时也就只能这样。但是外蒙古也没有别的精神支柱,只能这样操作了。 苏联时期,成吉思汗可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人民罪人”,教科书里说他是“侵略者”,雕像被砸,画像被撕,连名字都不能提,1962年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蒙古国偷偷搞了个纪念活动,结果苏联直接发飙,负责的官员被流放,参与者被清算,连纪念邮票都成了政治违禁品,那会儿的蒙古人,心里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就像被压在石头底下的小草,只能偷偷冒个芽。 苏联解体后,风水轮流转,蒙古国突然发现,成吉思汗成了救命稻草,1990年代,乌兰巴托市中心竖起了高达9米的成吉思汗坐像,后来又花3亿美元在草原上造了座40米高的不锈钢骑马雕像,连货币上都印上了他的头像,政府还专门立法,把成吉思汗的生日定为法定节日,每年都要搞大规模祭祀活动。 为啥外蒙古这么执着于成吉思汗?说白了,实在是没啥别的能撑场面了,这个国家330万人口,GDP还不到200亿美元,连中国内蒙古一个地级市都比不上。 经济全靠卖矿产,2024年人均GDP只有4397美元,亚洲倒数,首都乌兰巴托一到冬天就被雾霾笼罩,因为老百姓烧不起天然气,只能烧煤取暖,贫民窟里的蒙古包密密麻麻,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 更尴尬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虽然在外蒙古境内,但他的历史归属一直是笔糊涂账,元朝皇帝忽必烈早就把成吉思汗追封为“元太祖”,写进了中国正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明确把元朝列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蒙古国非要把成吉思汗说成是自己独有的民族英雄。 外蒙古的这套操作,本质上是用历史辉煌掩盖现实困境,问题是光靠祖先的荣光能填饱肚子吗?2024年,蒙古国财政收入31.4万亿图格里克,却花了3亿美元在肯特省修建成吉思汗雕像,而首都还有30%的贫民窟连自来水都不通,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让老百姓怨声载道。 而且,外蒙古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已经走火入魔了,2024年蒙古国议会通过法案,要求所有政府文件必须用传统蒙文书写,理由是成吉思汗时期的文字才是正统,可这项政策实施后,全国80%的公务员因为看不懂传统蒙文而闹罢工。 外蒙古的这种困境,其实是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缩影,夹在中俄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赖俄罗斯,政治上又想找第三邻国刷存在感,成吉思汗就成了他们的精神盾牌,既能对内凝聚人心,又能对外宣示独立身份。 可说到底,历史可以用来激励人,但不能用来逃避现实,蒙古国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没完没了地纪念成吉思汗,而是踏踏实实搞经济、改善民生,看看内蒙古,同样是蒙古族聚居地,人家通过发展旅游业、稀土产业,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外蒙古与其花3亿美元造雕像,不如把钱投到教育和基础设施上。
外蒙古庆祝建国2234周年引热议:历史纪年背后的争议
【107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