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宾(John Byng,也有翻译为约翰·拜恩 ,1704年—1757年3月14日 ),是英国海军将官,他因为作战失利遭军法处决而闻名,他出身于海军世家,他的父亲托灵顿子爵乔治·宾是著名的海军将领 。 到了1718年,14岁左右的约翰·宾进入皇家海军,开启海军生涯 ,凭借家族背景与自身努力,逐步在海军中晋升,1745年成为海军少将 ,积累了一定的海军作战与指挥经验。 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战争前夕,英国人担心位于地中海的梅诺卡岛基地遭法国袭击,当时法国在土伦集结舰队,计划运送军队登陆该岛 。英国政府未加强梅诺卡岛防御,而是寄希望于约翰·宾的救援舰队。他虽然有一定能力,但面临诸多难题。他的舰队8艘军舰不适合作战、4艘人手不足,船员多从爱尔兰强征或来自医院,素质差且缺员400人(还不含389名病号 ),他甚至得让运送的火枪团士兵充任普通水手 。出海后,他还因直布罗陀总督托马斯·福克拒绝增援,只能强行带走三艘军舰和部分军官前往战区 。 到了1756年5月19日,舰队抵达梅诺卡岛,圣菲利普要塞仍在英军老将布莱科尼率领下坚守。此时的约翰·宾需击败法国海军将领德·拉·加利索尼尔指挥的舰队为城堡解围 。然而英国舰队重型火炮和战舰不如法军,并且还因为他的指挥失误,未能排出纵队进攻队形,导致舰队混乱冲锋 。于是法军采取灵活战术,用链弹、杆弹打击英舰桅杆,集中攻击“挑战号”,经过一天战斗,英军42人战死、265人负伤(多在“挑战号” ),法军仅26死136伤 。 之后,约翰·宾慌不择路,于是他便召集舰长会议,在舰长们称无力解围且再战会危及直布罗陀后,他决定撤退回直布罗陀 ,最终梅诺卡岛的圣菲利普要塞守军坚守70天后于1757年7月27日投降 。消息传回英国,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指责他的渎职,认为他“根本不敢打” 。 于是纽卡斯尔公爵佩勒姆-霍利斯首相为推脱政府责任,将黑锅甩给约翰·宾 。海军部删减其战斗报告,只保留对他指挥不利的内容,还披露其旗舰战斗中毫发无损,坐实他“胆小避战”罪名 ,伦敦舆论群情激愤,要求严惩 。 约翰·宾回到朴次茅斯后遭逮捕,被关在恶劣环境中。军事法庭指控他未倾尽全力俘获、击沉或焚毁敌方战舰,判定其玩忽职守罪 。虽然海军上将组成的军事法庭因理由不充分申请不处死刑,但为防止他指控政府无能,在军务大臣威廉·皮特、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以及法国元帅黎塞留公爵等游说奔走无果后,1757年3月14日,他在曾指挥过的“君主号”前甲板上,被海军枪队执行枪决 ,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遭军法枪决的海军上将 。他的墓志铭称他死于政治迫害,反映出当时英国政界借他转移战争失利责任的黑暗面 。 约翰·宾的遭遇充满争议,因此伏尔泰在《老实人》中讽刺“英国人发现‘为了鼓励他人’,时时有必要枪毙一个舰队司令” 。同时他的事件也反映出当时英国海军指挥体系、政治与军事博弈等问题,成为研究七年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历史以及政治生态的典型案例 ,从而警示后人战争失利背后复杂的权责纠葛与政治操弄 。 #英国历史上的海军人物# #英国海军将官# #英国海军历史上的将官#
约翰·宾(JohnByng,也有翻译为约翰·拜恩,1704年—1757年3月
历史瞭望台
2025-07-15 17:01:0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