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个护士给西路军伤员清洗伤口时,突然“啊”了一声,几个男医生闻讯赶来

底层史观吖 2025-07-14 09:33:29

1937年,一个护士给西路军伤员清洗伤口时,突然“啊”了一声,几个男医生闻讯赶来一看,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王定烈,1918年出生在四川宣汉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庭。家里没啥钱,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从小就不是个安分的人。1933年,15岁的他跑去参加了红军,成了红五军43团的一个小警卫员。别看年纪小,那时候的他已经跟着部队到处打仗,吃苦耐劳,胆子也大得很。红军的生活可不好过,缺衣少食不说,还要面对枪林弹雨,但王定烈愣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这也为他后来的传奇埋下了伏笔。 时间来到1937年3月,西路军在甘肃临泽县梨园口跟马家军干了一场硬仗。这仗打得惨烈,马家军人数多、装备好,西路军这边却吃了大亏。王定烈当时就在战场上,左腿中了一枪,伤得不轻。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得要命,根本没啥像样的药,更别提手术了。子弹打进去,血流了一地,他只能简单包一下,继续跟着部队突围。这条腿的伤,成了他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也直接导致了后来护士那声惊呼。 梨园口打完,西路军损失惨重,只能往石窝山撤。到了那儿,200多个重伤员被藏在石崖底下,王定烈也在里头。粮食很快就吃光了,伤员们没办法,只能分散出去找活路。王定烈拖着那条受伤的腿下了山,找到一间破屋子,里头还有20多个红军伤员。大家挤在一起,互相靠着取暖,想着能熬过去。可惜好景不长,马家军很快发现了他们,直接冲进来把人杀了个精光。王定烈运气好,当时昏过去了,躺在那儿跟死人差不多,才捡回一条命。 昏迷中被杀的惨剧过去后,一个好心的牧民发现了王定烈。他看这小伙子还有口气,就简单给他处理了一下伤口。那时候伤口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但牧民也没啥好办法,只能尽量保住他的命。到了1937年4月,王定烈还没缓过来,又被马家军抓了,扔进了张掖监狱。监狱里条件恶劣,他的腿伤更严重了,整天疼得要命,还发臭。马家军可不是什么善茬,对他这种红军伤员压根没好脸色,日子过得生不如死。 在张掖监狱关了一段时间后,王定烈被送到一个教堂医院。那天,一个护士给他清洗伤口,揭开一看,差点没吓晕过去——伤口里全是白花花的蛆虫在爬!这声“啊”就是这么来的。几个男医生闻声跑过来,看到这场景也傻了眼。那条腿没及时处理,感染得一塌糊涂,蛆虫在肉里钻来钻去,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医生们赶紧清理,但那画面实在太震撼,连他们这些见惯伤病的人都扛不住。这就是开头那声惊呼的真相,一个战士的伤口硬是把医护人员吓得不轻。 清理完伤口,本以为能喘口气,可马家军哪会这么好心?他们接着对王定烈用起了酷刑,打得他死去活来。那段时间,他全靠一股硬气撑着,腿伤加上折磨,换别人早垮了。到了1937年8月,国共合作的消息传开,马家军迫于压力放了他。王定烈总算熬出了头,去了延安。可那条左腿算是废了,走路一瘸一拐,落下了终身残疾。不过,他没被这打倒,反而还想着继续干革命。 到了延安,王定烈没闲着,腿不好但心不死,继续跟着部队打仗。后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都掺和了一脚,立了不少功。1961年,国家看他资历深、贡献大,授了他少将军衔。一个15岁入伍的小兵,拖着条残腿,硬是走到了将军的位置,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啊!一直到2014年,他94岁去世,这辈子算是把苦难和荣耀都尝了个遍。他的故事,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再说说西路军吧,这支部队1936年从江西出发,本来是要打通跟苏联的联系,结果在甘肃、新疆一带吃了大亏。马家军是当地的大土匪,仗着人多势众,把西路军逼得走投无路。梨园口、石窝山这些仗打下来,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伤员死的死、散的散,王定烈能活下来真是命大。这段历史不怎么被人提起,但却是中国革命路上最惨烈的一页。 王定烈的经历,其实就是那个年代无数普通人的缩影。没啥背景,没啥资源,就靠一腔热血和硬扛的劲头活下来。他不是啥天生的大英雄,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娃,可愣是在枪林弹雨里闯出了一条路。他的腿伤、监狱的苦、战场的血,都是实打实的代价。这种坚韧,搁现在谁能不佩服?护士那声惊呼,不光是因为蛆虫,更是因为这背后藏着的一个人有多能扛。

0 阅读:47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