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谁知到了之后,萧克却突然下令:“抓起来!

底层史观吖 2025-07-14 09:24:57

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谁知到了之后,萧克却突然下令:“抓起来!” 高志远,原名高翔云,1907年出生在河北滦南县马城镇多余屯村。家里条件不错,从小读私塾,岳飞、文天祥的故事在他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坐不住了,把家里的田地卖了,换成粮食布匹送到长城抗战前线。那时候的他,就已经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热血汉子。 1935年,他在滦县干了件大事——刺杀汉奸刘佐周。这家伙是日军的走狗,欺压乡亲,高志远化装成烟贩,手持短枪,一枪毙了他,从此名声大噪。到了1938年,他当上了冀东抗联总司令,带着几万部队跟日军硬碰硬。那年夏天,冀东暴动爆发,他带着队伍攻城略地,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乐亭、倴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高志远的部队虽然人数多,但装备差得要命,步枪不够用,子弹也缺,跟日军的飞机大炮比,简直是小米加步枪。可他硬是靠着胆识和威望,把队伍攒了起来,成了冀东抗战的一面旗帜。 1939年春天,高志远接到命令,去平西参加军事会议。那时候,冀东抗联刚经历过日军的大扫荡,损失惨重,撤到平西时只剩两千多人。他想着这次会议能商量出个办法,给部队弄点补给,谁知道却掉进了坑里。 会议上,萧克突然翻脸,指着一封信说他跟吴佩孚勾结,要投敌。这封信是高志远写的没错,但内容是求援军火,不是卖国。战乱年代,情报乱七八糟,加上高志远不是共产主义出身,跟旧军阀有点联系,萧克就把他当成了隐患,直接下令抓人。宋时轮和邓华替他说话,说他打鬼子那么卖力,怎么可能是叛徒,可萧克不听,当天就把他处决了,年仅36岁。 高志远一死,冀东抗联彻底散了架。两万多人的队伍没了头儿,士气一落千丈,有的回了家,有的跑进山里。那年夏天,日军看准机会,卷土重来,八路军少了高志远的配合,丢了好几个县,冀东根据地差点全垮。他的家人也没逃过劫难,1942年被日军活埋,连个囫囵尸首都没留下。 1994年,档案解密才还了高志远一个清白。那封信里,他明明白白写着是为了抗日求援,根本没叛变的意思。可惜,真相来得太晚,啥也挽回不了。 高志远的事,搁在抗战那会儿,其实不稀奇。敌后根据地条件差,情报乱,内部猜忌多,像他这样的非党人士,干得再好也容易被怀疑。萧克也不是啥坏人,他在那种高压环境下,宁可错杀也不想放过隐患。可这错杀的代价,太大了,不仅搭上一个英雄,还让冀东抗战吃了大亏。 这事儿让人心里挺不是滋味。战争不光是跟敌人拼刀子,内部的误会也能要命。高志远的死,是个人悲剧,也是那段历史的缩影。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