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妻子在菜市场摸了一下冬笋,售货员见她的衣服上布满了补丁,翻了一下白眼,不客气地说道:“老太太,买不起就不要乱碰,冬笋很贵的,碰坏了你赔不起……” 何泽慧1914年出生在江苏苏州,家里不算富裕,但外祖母创办的振华女校给了她启蒙教育。小时候她就聪明过人,爱读书,还喜欢打排球,同学都叫她“双辫将”。1932年,她考进清华大学物理系,那时候女学生少得可怜,她却凭实力名列前茅,跟钱三强、王大珩是同学。1936年毕业,她成绩全系第一,本想去南京兵工署工作,却因为是女的被拒了。后来,她抓住山西省的留学机会,去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学实验弹道学,想为抗战出力。1940年,她靠着一篇关于子弹飞行速度测量的论文,拿下了工程博士学位。 在德国,她没闲着。先在西门子工厂研究磁性材料,后来转到海德堡核物理研究所,跟教授研究放射性粒子和宇宙射线。她还跟同事一起搞出了云室技术,1945年在《自然》杂志上发了篇重磅论文,第一次拍到正电子-电子散射的照片,国际上都炸了锅。那时候,她跟钱三强通过书信联系感情,1946年在巴黎结了婚,居里夫妇还见证了婚礼。之后俩人一起在居里实验室干活,她发现了铀原子四分裂的径迹,1947年发表成果,直接推动了核裂变研究。 1948年,何泽慧跟钱三强放弃法国的好条件,回了刚解放的中国。那时候国内啥也没有,实验室破破烂烂,连设备都凑不齐。可她不怕苦,加入了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后来又帮着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她挑了个冷门方向——原子核乳胶,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搞实验。1956年,她做出国际一流的原子核乳胶,拿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 1955年,她开始弄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实验。1958年中国有了第一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她当上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亲自上手操作,带着年轻人研究快中子谱学,硬是把中国在这块儿带到了世界水平。1964年,她升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管了好几个实验室,还培养了一堆核物理人才。她的实验室虽然简陋,但数据记录得一丝不苟,靠的就是这份认真劲儿。 1978年那会儿,何泽慧已经六十多岁了。她穿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袄,去北京菜市场买菜,手里拎着布袋,装着几根胡萝卜和青菜。她看上冬笋,想摸摸质地,结果摊主看她那身穷酸样,直接翻白眼说:“老太太,买不起就别碰,冬笋贵着呢!”她没生气,还笑了笑,照样挑了两根买了。后来一个老同事认出她是何教授,摊主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赶紧道歉。她倒没计较,就说自己是来买菜的,付了钱就走了。 这事儿听着挺接地气,但想想也挺震撼。她可是帮中国造出原子弹的大科学家啊,咋就过得这么朴素?她跟钱三强一样,把科研当命根子,生活上一点不讲究。家里就几件旧家具,出差坐公交,衣服破了补了再穿。她常说,科研才是她要的,享受啥的不重要。 何泽慧一直干到老,2011年97岁在北京去世。她去世前还在惦记科研,家里挂着“五好家庭”的牌子,走廊昏暗,木门老旧,跟普通人家没啥两样。她留下的不只是中子物理的成就,还有那种低调做事的态度。她培养的学生后来都成了核物理的中坚力量,她的实验成果也写进了中国科学史。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6年的美国,左边这位男士名叫郭永怀,右边这位美丽的女士,是他
【107评论】【128点赞】
at进进有些内
就这真是菜市场文学啊
用户10xxx44
看走眼了赶紧道歉[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