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落榜,妈妈问了他几次要不要复读,儿子没有回答,十几天后儿子背上行囊独自一人踏上打工路,妈妈却在车里哭了。
这一幕,让很多今年家有高考考生的父母破防了。记得去年我女儿参加高考的时候,在学校门口一位妈妈接受媒体采访说,考得好,就把他交给国家,考不好,就让他承欢膝下。我当时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现在觉得这位妈妈才是人间清醒。
有个网友在视频下面留言说,他儿子211高校毕业,投了好多简历都石沉大海,只有一家天津的公司录用了。在网上查了一下,公司的口碑不太好,离职率高,但儿子还是决定去,毕竟是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他陪儿子到了公司的公寓,看到条件跟大学宿舍差不多,但卫生状况差一些,他心里有点难过,觉得作为父亲没能给儿子安排个好工作心里愧疚,儿子也哭了。
另一个网友却说,上大学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一份工作,他儿子初中一年级就辍学卖猪肉,现在26岁,每年能挣五六十万,房子车子都有了,去年还给他妈妈买了一辆奥迪A4L轿车。读不了书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只要你愿意干,生活不会差。
我倒是觉得,读不读书真的不一样,一个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即使他去送外卖,也和没有上过中学大学的同龄人同行业就业者心理上有着区别。前者的送外卖只是在寻求更好生活的一个跳板,而后者,却是机械重复的日子。 每个人心底的幸福,就像面对同样的日升日落,精彩自知,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