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1岁知青李文忠救起一名11岁的落水女孩。然而,女孩竟认真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别结婚,等我长大了,我就给你当媳妇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2年的夏天,陕西农村的太阳晒得人发昏,21岁的北京知青李文忠正跟着生产队在地里锄草,汗水顺着他的脊梁骨往下淌。 突然,河边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他扔下锄头就往河边跑。 河面泛着刺眼的阳光,湍急的水流里有个小脑袋时隐时现。 李文忠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河水比他想象得还要急,差点把他冲走。 他拼命游向那个挣扎的小身影,一把抓住女孩的衣领,等他把人拖上岸,才发现是村里刘家的闺女刘俊霞,小姑娘呛得直咳嗽,小脸煞白。 "你别结婚,等我长大了,我就给你当媳妇儿!"11岁的刘俊霞缓过劲来第一句话就把李文忠说愣了。 他抹了把脸上的水,看着这个还没他胸口高的小丫头,忍不住笑出声:"傻丫头,你才多大,净说胡话。" 他帮小姑娘拧干衣服上的水,催她赶紧回家换衣裳,自己又回去接着干活。 这事在村里传开后,乡亲们看李文忠的眼神更亲了,这个北京来的知青跟别人不一样,干活从不偷奸耍滑,还会帮村里人写信、算账。 晚上收工后,他总爱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书,村里的娃娃们就围着他认字。 刘俊霞成了最积极的那个,天天"李大哥"长"李大哥"短地跟着。 转眼到了1975年,知青返城的政策下来了,村里人都舍不得这个好后生,刘家老两口更是拉着他的手直抹眼泪。 14岁的刘俊霞躲在屋里不肯出来送行,直到李文忠的脚步声远了,才趴在窗户上偷偷地看。 她娘叹着气说:"丫头,别惦记了,人家是城里人,早晚要回去的。" 回到北京的李文忠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成了家有了孩子,但总忘不了陕西那个小村庄。 每年过年,他都会给村里寄些糖果点心,特别嘱咐要给刘家多捎一份。 村里回信说刘俊霞考上了县里的师范学校,后来当了老师,一直没嫁人。 2002年,51岁的李文忠退休后决定回去看看,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当年的茅草房都换成了砖瓦房。 他在村口遇见了满头白发的刘俊霞,两人站在那棵老槐树下,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刘俊霞的娘抹着眼泪说:"这丫头死心眼,非要等你,谁提亲都不答应。" 后来村里人张罗着给两人办了喜事, 婚礼上,60岁的李文忠牵着52岁的刘俊霞的手,笑着说:"没想到当年救了个小丫头,最后真成了我媳妇。" 刘俊霞红着脸说:"我说话算话,说给你当媳妇就一定要等到你。" 这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有记者去采访,问刘俊霞为什么这么执着。 她说:"那年他把我从河里捞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辈子跟定他了,我知道他嫌我小,那我就等着长大。后来他回城了,我就等着他回来,等啊等,等到头发都白了,可算等到了。" 李文忠现在和刘俊霞住在村里,他把北京的退休金拿出来给村里修了条路。 每天早晨,老两口都要去河边走走,有时候李文忠会指着河面说:"就是在这儿,我捞上来个小媳妇。"刘俊霞就笑着捶他一下:"老不正经的。" 村里人都说,这是老天爷安排的缘分,要不是当年那场意外,要不是李文忠跳下去救人,要不是刘俊霞死心眼地等着,哪有现在这桩好姻缘。 有时候爱情就是这样,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非得是那个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出现。 信源: 中华网文化|暮色青春——知青回忆录 陕西日报2023年5月20日《跨越四十年的等待:知青与农村姑娘的感人爱情》 人民网陕西频道2023年7月2日《一段跨越时代的爱情:北京知青与陕西姑娘的半生缘》
宗馥莉手段不是一般的高,娃哈哈唯一继承人的通稿写得飞起,爱国爱家爱女儿一顶顶道德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