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7-13 14:30:48

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提是必须比中国低10到20个百分点。 印度现在的经济状况,那真是让人着急,“印度制造”喊了很多年几十年,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却从16%跌到13%。好多外资企业都跑了,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厂也开始缩减产能。 为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印度国内的营商环境实在太差了。政策朝令夕改是常有的事,今天承诺的税收优惠,明天就能被新上台的官员推翻。比如印度的GST税改,折腾了整整五年才勉强落地,期间企业光应付税务合规就累得半死。 更绝的是土地法,莫迪政府喊了十年的“土地征收改革”,至今仍是一纸空文。富士康在古吉拉特邦建厂时,因为土地纠纷拖了三年才开工,等厂房建好,市场行情早就变了。 这可不是孤例,过去七年里,超过2700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业务,包括沃达丰、IBM、福特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就连中国手机厂商vivo都遭遇了“印度式抢劫”——印度政府以“洗钱”为由冻结其资产,要求转让51%股权给塔塔集团,最终因苹果公司反对才不了了之。这种“请君入瓮”的操作,让印度得了个“外资坟场”的绰号。 本土财团的霸道更是让外资叫苦不迭。信实集团、阿达尼集团、塔塔集团这三大财团,控制着印度25%的港口、45%的水泥生产、1/3的钢铁产业和近60%的电信用户。它们通过政商勾结获取低价资源,然后利用垄断地位挤压外资。 就拿水泥行业来说,阿达尼集团和UltraTech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在2024年展开了一场“水泥争夺战”,两家企业通过并购控制了印度一半以上的水泥产能,中小型外资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莫迪急的要命,只能在关税上耍小聪明,妄图用“关税洼地”的噱头吸引外资,可这算盘珠子真能打得响吗?答案不言自明! 美国是什么货色?那可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贸易谈判中什么时候吃过亏?2025年美国对印度征收的关税税率为26%,虽然比中国的34%低了8个百分点,但离莫迪要求的10-20个百分点还差得远。 更打脸的是,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向来是“吃人不吐骨头”。2025年特朗普与莫迪会晤时明确表示,印度不会幸免于“对等关税”政策,还当场拒绝了印度提出的关税减免请求。 这可不是美国第一次对印度强硬,早在2019年,美国就以“贸易失衡”为由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导致印度56亿美元商品失去零关税资格。 莫迪的关税算盘,本质上是病急乱投医。印度经济的病根不在关税,而在内部结构性问题。制造业占比低,是因为缺乏完整产业链和技术工人;外资撤离,是因为政策不确定性和财团垄断;营商环境差,是因为官僚体系腐败和法律不健全。就算美国真的给印度降低关税,外资也不会傻到跳进这个“火坑”。 看看越南就知道,同样是发展制造业,越南通过稳定政策和高效服务,吸引了三星、LG等企业大规模投资,2023年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20%,而印度还在13%的泥潭里挣扎。莫迪与其在关税上做文章,不如学学越南,先把国内的“毒瘤”割掉。 不过话说回来,莫迪的这番言论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它让全世界看清楚了印度经济的虚弱本质,也让外资企业对印度的投资更加谨慎。毕竟,一个连本国企业都保护不好的国家,怎么可能真心实意地为外资服务? 当莫迪在国际舞台上表演“关税脱口秀”时,印度的普通民众却在为高通胀、低就业发愁。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策,最终伤害的还是印度自己。或许莫迪应该明白,真正的经济崛起靠的是脚踏实地,而不是耍嘴皮子。否则,印度制造永远只能是“印度梦”。

0 阅读:1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