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董明珠灵机一动道:“行!先去仓库看看!”谁知到了仓库,董明珠的一番举动,让经销商气得直拍大腿:“这女人真狠!” 1991年,董明珠刚加入格力电器不久,当时她是安徽分公司的销售经理。那时候,42万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对公司来说是笔大账。可这笔货款已经被一个叫牛经理的经销商拖了整整三年。格力急需这笔钱周转,领导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董明珠。牛经理是个老油条,欠款的事一提就躲,一躲就拖,摆明了不想还。董明珠接手时,很多人觉得她这是撞上了硬钉子,搞不好要吃瘪。 董明珠知道,跟这种人硬碰硬没用,得有点耐心。她决定亲自上门找牛经理谈。第一次去,人家让她在接待室干坐了四个小时,连杯水都没端上来。换别人可能早就拍桌子走人了,可董明珠没吭声,硬是坐满了时间。她心里清楚,这种拖延战术就是要让她知难而退。但她不退,每天准时去报到,像钉子一样钉在那儿。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整整30天,她风雨无阻。牛经理的员工都看不下去了,有人私下嘀咕:“这女的真有毅力,牛总这次遇到对手了。” 30天的坚持总算有了效果,牛经理扛不住了。他主动找董明珠谈,扔出一个条件:“你再给我发50万的货,卖完后我把旧账新账一起结。”这话听起来挺诱人,可细一琢磨全是坑。42万的旧账还没着落,再搭进去50万,等于拿公司的钱打水漂。牛经理打的算盘很精,以为董明珠会为了业绩上钩。可惜,他低估了董明珠的脑子。她没急着拒绝,而是顺着对方的话说:“行啊,但我要先去你的仓库看看库存。”牛经理以为她好忽悠,痛快地答应了。 到了仓库,董明珠没急着发脾气,而是仔仔细细观察了一圈。她注意到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心里有了数。牛经理还以为她在装样子,没当回事。可就在他不留神的时候,董明珠给公司打了电话,叫来几名同事和一辆卡车。等牛经理反应过来,董明珠已经指挥人开始搬货了。搬的不是别的,正是价值42万的库存货。她冷静地说:“你没钱还,我就拿货抵债。”牛经理气得直跳脚,可又拿她没办法。这招釜底抽薪直接打了他个措手不及,42万欠款就这么被董明珠硬生生追回来了。 这次追债不仅让格力拿回了钱,还让董明珠在公司内外出了名。其他拖欠货款的经销商听说了这事,吓得赶紧把账结清,生怕哪天董明珠也找上门来。她的名字在业内传开了,有人说她“狠”,有人佩服她有胆有谋。但不管怎么说,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牛经理呢?事后只能吃哑巴亏,谁让他自己先耍花招呢。董明珠没必要美化他,他就是个典型的欠债不还的老赖,碰上了更硬的对手而已。 董明珠能成功,不是靠运气。她有股不服输的劲儿,30天跑下来没一句怨言,这是多少人做不到的。她还有脑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出手。仓库那招看似冒险,其实是算准了牛经理不敢撕破脸。她了解对方的底牌,也清楚自己的底线。这种智慧和胆识,成了她后来在商界翻云覆雨的资本。42万只是个开始,她的坚持和聪明才智让她一步步走到了更高的位置。 这次追债的故事,后来成了董明珠职业生涯里的一段佳话。她从一个普通销售经理,成长为格力电器的掌门人,靠的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实打实的努力和脑子。1991年的这场较量,展现了一个女人在男人主导的商业世界里怎么站稳脚跟。她不靠蛮力,不玩虚的,就用智慧和毅力把难题摆平。这事儿放到现在看,还是挺接地气的,谁没遇到过赖账的家伙呢?董明珠的做法让人拍手叫绝,也让人忍不住想学两招。
熊磊直播间透露早就收集证据起诉某七了,这个所谓的老许的朋友闺蜜,自从二八事件出
【4评论】【2点赞】
大愚弱智
狗屁不通 人家厂没有门卫啊? 车子就想开进去拉货 而且拖三年了还有库存估计也不是格力的 直接打官司就得了 那么麻烦
三锅头 回复 07-13 22:48
91年你以为是现在呀?
老强巴
原来董大妈是靠抢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