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已经饿了3天的唐满洋,趁着夜色率部爬上了美军高地,谁知上面一个美军都没有,他一愣,难道情报有误?
话说就在5月20日深夜,朝鲜战场580.7高地的寒风中,志愿军连长唐满洋盯着空无一人的主峰阵地,胃里翻腾着三天未进粒米的绞痛。
他率部拼死爬上来,美军却凭空消失了,情报上分明说这里驻守着敌军精锐。
朝鲜第五次战役打到最苦时,美军司令李奇微的磁性战术正死死咬住志愿军的命脉。
他算准志愿军单兵口粮只够支撑七天,每到第八天补给断绝时,便像闻到血腥的鲨鱼般发起反扑。
1951年5月,63军566团已断粮三天,战士们走路都打晃,连队减员到不足五十人。
美军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最精锐的187空降团,接连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但他们却遇上饿了三天的唐满洋,只能说是碰上他美军算是糟了。
团长朱彪把命令砸到唐满洋肩上时,这位23岁的代理连长正蜷在战壕里用体温焐着冻僵的脚。
全团最后半袋炒面被抖落进沸水锅,司务长揪下满把树芽扔进去,熬成一锅青黄交杂的稀汤。
战士们围着铁桶沉默吞咽,喉结滚动的声音比炮火更沉重,这是三天来唯一的热食。
当夜,唐满洋带四十名战士摸上主峰,月光照见散落的美军罐头盒,阵地上却空无一人。
侦察兵喘着粗气报信,敌军分驻在三个山头,呈犄角之势互为呼应。原来游骑兵早被志愿军的夜战打怕,故意放弃主峰,分散潜伏。
于是唐满洋的刀尖指向最远的山头,这把鬼头刀曾劈开阎锡山炮兵营长的肋骨,也曾斩断临津江畔三道铁丝网,当时爆破筒都炸不开的钢网,被他找准连接处一刀劈落。
此刻刀锋暗哑,他的主人却咧开干裂的嘴唇送粮的来了。
当美军哨兵倚着岩石打盹,唐满洋的刀锋划过他时,呼噜声还未断绝。
看着山头上排列着近百条睡袋,像地里钻出的白色蛹虫。一个美军翻身露出腕上夜光表,唐满洋误以为被瞄准,驳壳枪下意识喷出火舌。
一瞬间枪声撕碎寂静,战士们将手榴弹雨点般砸向睡袋群,爆炸的火光里,羽绒与血肉齐飞。
侥幸爬出的美军刚摸到枪,唐满洋已带人冲进阵地,鬼头刀寒光闪处,肢体横飞,刺刀捅穿睡袋时,闷响如戳破麻袋。不足半小时,六十余名游骑兵非死即俘。
当俘虏被押到背风处时,东方已露鱼肚白,此时照明弹突然升空,惨白光芒下,美军看清了对手,面颊凹陷的士兵拄着枪喘息,有人饿晕在雪地里。
窃语声在俘虏中蔓延,突然有人扑向机枪位!唐满洋的枪先响了,战士们本能跟着开火。硝烟散尽,六十具尸体叠成小山。
当团部干事兴冲冲来接收俘虏,只看见唐满洋腕上多了块夜光表,这个曾单枪匹马端掉英军指挥部、绑敌军特务换粮食的杀星。
满不在乎地抹了把脸上血渍,哪有什么俘虏?我们来时山头就是空的。
摆在唐满洋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等待美军反扑,二是先诛杀了这些美军俘虏。引用唐满洋自己的话便是,我不杀他们,他们便会杀了们。 唐满洋看来,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问题,岳飞都能吟诵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呢,为何一定要对敌人仁慈呢? 据战报记载,此役粉碎美军穿插计划,扭转铁原战局。但全歼俘虏事件让唐满洋的特等功变为三等功。
他毫不在意,七年后全军比武大赛上,他鼻骨嵌着朝鲜战场的弹片参赛,七发子弹仍全中隐靶。
而那把染血的鬼头刀,如今静静躺在军事博物馆展柜里。
标签未注明的是,持刀者曾在饥火烧肠的绝境中,用四十具枯槁之躯碾碎了美军最骄傲的游骑兵,当战局天平倾斜时,真正的砝码从来不是钢铁,而是骨头。
在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前,那些侵略者都像是纸老虎一样趴着,老话说的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论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