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别名:北五味子。
基源:本品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 植物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叶互生,柄细长;叶片薄而带膜质;卵形、阔倒卵形以至阔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小齿牙,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有芳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具长梗,花被6~9,椭圆形,雄蕊5,基部合生;雌花花被6~9,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无花柱,受粉后花托逐渐延长成穗状。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深红色,内含种子1~2枚。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中。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的正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南五味子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区。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拣去枝梗,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酸,温。归肺、肾、心经。
功能主治:敛肺滋肾,涩精止泻,生津敛汗,宁心安神。本品酸能收敛,性温而润,归肺、肾、心三经。上能敛肺气而止咳、止汗,收心气而宁心安神,下能滋肾阴而涩精、止泻。
用量用法 :3~9克,煎服。敛肺止咳用3~6克;滋肾宁心用6~9克。研末服每次1~3克。植物科普奇妙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