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毛主席带李讷在食堂排队打饭的文字,不禁泪奔,终于想通了:毛主席之所以伟大,在他平等待人,毫无私心...... 毛主席,1893年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不富裕,13岁就辍学帮家里干农活,可他没放弃学习,自己啃书本,尤其是历史和军事方面的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投身革命军,从此走上救国之路。1918年在长沙读书时,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从此信念坚定。1921年,他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成了最早的领导人之一。 长征路上,他带着红军闯过鬼门关,奠定了领导地位。抗日战争时,他带着队伍打游击,硬是把日本鬼子拖得筋疲力尽。1949年,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那一刻,中国人民终于扬眉吐气。他推行土地改革,把地分给穷苦农民,还搞工业化,让国家一步步强起来。毛主席这一辈子都在为人民打拼,他的信念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毛主席不光是领袖,也是父亲。他和江青有个女儿叫李讷,1940年出生在延安。名字取自《论语》,寓意踏实低调。李讷小时候跟着父母在陕北过苦日子,住窑洞,吃小米,条件差得不行。1947年,她七岁时在神泉堡跟毛主席重逢,父女俩感情特别深。1949年到了北京,她上小学、中学,后来考进北大历史系,1966年毕业。 毛主席对李讷管得严,不许她搞特殊化。她从小跟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吃饭,连件新衣服都少见。毛主席常说:“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高一等。”这作风让李讷养成了朴实的性格,没一点娇气。 1947年,国共内战打得火热,毛主席带着中央转战陕北,住在神泉堡。那时候物资紧缺,大家都吃大食堂,小米粥配咸菜是常事。毛主席从不搞特殊,带着七岁的李讷跟战士们一块儿排队打饭。那张照片就拍下了这一幕,粗瓷碗、简陋的食堂,还有毛主席那份平常心。 这不只是一张父女照,更是他平等待人最好的证明。那会儿条件苦,可他从没想过给自己或家人开小灶。他用行动告诉大家,领导和群众是一样的。这种品质,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毛主席一直强调群众路线,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常叮嘱身边的人:“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在陕北,他不让家人搞特殊化,自己也从不享受特权。衣服穿破了就补,毛巾一条用到底,生活简朴得不行。他还说:“要省下每一分钱,建设国家。”这种节俭和无私,影响了一代人。 他不仅嘴上说,更是用行动做。带着李讷排队打饭,就是他拒绝特权的小缩影。他心里装着人民,却从没给自己留后路。这种精神,才是他真正的伟大之处。 毛主席的思想和作风,影响了无数人。他的书,像《论持久战》、《矛盾论》,到现在还有人研究。他的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精神,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贝。1976年他去世时,全国人民自发悼念,那种悲痛是发自内心的。他走了,可他的品质留下来了。 李讷后来也低调生活,继承了父亲的朴实作风。她从没靠父亲的名头谋私利,日子过得跟普通人一样。这不正是毛主席教育的成果吗?
看到毛主席带李讷在食堂排队打饭的文字,不禁泪奔,终于想通了:毛主席之所以伟大,在
陌上伊人笑
2025-07-11 20:41:45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