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回应访华,行前必须给中方一个交代,美专家呼吁“弃台”。随着特朗普已然定下将

岁月如歌风景 2025-07-11 19:16:35

特朗普回应访华,行前必须给中方一个交代,美专家呼吁“弃台”。随着特朗普已然定下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访华的行程之后,台湾问题便直截了当地成为了横亘在中美关系当中的核心问题。 前段时间,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被记者追问会不会在九三胜利日阅兵期间访华,他直接来了句“可能访问中国”,但又补了句“前提是中国邀请”。这话就是他先把价码抛出来,等着对方接招。可台湾问题才是他访华前必须跨过的坎儿。 中方早已划下红线: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7 月 3 日,外联部部长刘建超在 “世界和平论坛” 上明确表示,中方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会允许 “台独”,美方必须尊重中方主权。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也强调,台湾问题没有商量余地,若美方坚持一中原则,问题便容易解决。这种态度在解放军近期的军事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5 年 6 月,东部战区大规模军演模拟封锁和登陆作战,直接向外界展示 “武统” 能力。 反观美方,尽管表面承诺坚持一中原则,实际动作却屡屡踩线。2025 年 2 月,美国务院官网删除 “不支持台独” 表述;3 月,五角大楼泄露的《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虽将阻止中国 “武统” 列为首要任务,却明确要求 “避免与解放军直接军事冲突”,转而通过情报共享、武器供应等间接手段支持台湾。这种 “战略模糊” 背后,是美国在中国大陆军力崛起后的战略退缩。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团队核心成员、美国防部副部长提名人科尔比公开表示,台湾并非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明确承诺 “保卫台湾” 不仅成本大于收益,还可能激化与中国大陆的矛盾。这种表态与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政策高度契合 —— 他在上台后大幅削减全球军事承诺,将战略重心转向本土防卫。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成为其 “弃台” 战略的经济抓手。他对台湾加征高达 32% 的关税,远超日韩的 25%,直接冲击台湾出口优势。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台积电被迫宣布在美新建 3 座晶圆厂,将先进制程转移至美国,导致台湾半导体人才和技术外流。更严重的是,这种政策正在动摇台湾经济根基,这种经济施压与政治博弈形成闭环:美国通过关税掏空台湾产业,削弱其 “倚美谋独” 的资本;同时以 “保护台湾” 为筹码,迫使台湾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进一步让利。特朗普那句 “美国会获得很大影响力”,道破了这场交易的本质。 特朗普的访华策略,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交易。他一方面通过放宽部分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如 EDA 软件、飞机发动机)营造缓和氛围,另一方面却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不断 —— 国务院网站删除 “不支持台独” 表述,对台军售规模创历史新高。这种 “一边示好一边踩线” 的操作,试图在不触碰中方红线的前提下,为自己争取最大谈判筹码。而国际社会对其关税政策的反弹,也在压缩其战略空间 ——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明确反对单边关税,欧盟则加速与中国就贸易问题展开谈判。 这场博弈的最大受害者,无疑是台湾。民进党当局的 “倚美谋独” 政策,正在将台湾推向深渊。台积电的被迫迁移,只是美国掏空台湾的第一步;未来,农业、电子等产业也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中国大陆则以战略定力应对变局。除了军事威慑,还通过经济融合、文化交流等方式夯实统一基础。2025 年 6 月,大陆宣布对台农产品进口实施 “零关税”,直接惠及台湾农民;同时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从根本上消解 “台独” 土壤。这种 “软硬兼施” 的策略,正在逐步压缩 “台独” 生存空间。 特朗普若想在今年 9 月或 10 月顺利访华,必须在台湾问题上给出明确交代。但以其商人本性,更可能采取 “边缘政策”—— 在访华前释放 “弃台” 信号施压中方,同时通过对台军售维持对台控制。 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可能引发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制。对中国大陆而言,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动权从未如此清晰。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能力已让美军不敢轻举妄动,而大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正让 “台独” 失去外部支撑。正如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所言,当台积电的先进制程都被搬到美国后,“台海有事,干美国何事?”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岁月如歌风景

岁月如歌风景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