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鲁比奥:从古巴移民之子到美国国务卿的“双面人生” 早年经历:移民家庭与“美国梦”的起点 马尔科·安东尼奥·鲁比奥(Marco Antonio Rubio)1971年5月28日出生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父母是1950年代逃离古巴革命的移民。父亲是酒保,母亲是酒店女佣,家庭条件普通。鲁比奥的外公对他的影响深远——这位古巴移民对美国的“自由至上”理念深信不疑,甚至将里根总统视为偶像。这种家庭熏陶让鲁比奥从小便对保守主义和“美国优先”思想耳濡目染。 凭借橄榄球奖学金,鲁比奥进入佛罗里达大学学习政治学,并在迈阿密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法律知识,也为其日后从政奠定了基础。1996年,他加入共和党籍参议员鲍勃·多尔的总统竞选团队,正式踏入政坛。 茶党运动与“反华急先锋” 鲁比奥的政治生涯可谓“火箭式”晋升。1998年,他当选佛罗里达州议员,并在2006年成为该州首位古巴裔众议院议长。2010年,在茶党运动的支持下,他击败时任州长查理·克里斯特,当选联邦参议员,迅速跻身全国政治舞台。 作为共和党保守派的代表人物,鲁比奥以强硬的外交政策著称。他长期批评奥巴马政府对古巴、伊朗的缓和政策,主张加强北约并介入全球冲突。在对华政策上,他更是“逢中必反”:推动《台湾旅行法》,攻击中国科技企业,甚至公开宣称“十年内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制于中国”。2020年,因涉疆、涉港问题,他被中方制裁,禁止入境中国(包括港澳台),并冻结其在中国的资产。 特朗普心腹与“四份工”国务卿 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鲁比奥曾与特朗普激烈竞争党内提名,最终因选情落后退选并转而支持特朗普。此后,他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顾问,并在2024年大选期间帮助特朗普准备与拜登的辩论。2025年1月,特朗普任命鲁比奥为国务卿,同时兼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国家档案馆代理馆长等职,被戏称为“四份工的国务卿”。 尽管鲁比奥以“强硬鹰派”形象闻名,但其言行常被指“自相矛盾”。例如,他一边高喊“制裁中国”,一边被拍到使用中国大疆无人机;一边主张削减对外援助,一边却频繁在国际场合呼吁盟友“站队”。这种“双标”行为引发外界对其诚意的质疑。 身份尴尬与中美博弈中的“破冰”尝试 2025年7月,鲁比奥宣布将在东盟外长会议期间筹备与中方会晤,这是他就任国务卿以来首次中美元首对话。然而,这场会晤的难度显而易见:由于此前涉疆、涉港问题的不当言论,鲁比奥本人仍被中方制裁,无法入境中国。此外,美国近期对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的举措,也让中国在东盟的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美方的“破冰”诚意备受考验。 专家解读: “鲁比奥的会晤提议看似‘破冰’,实则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下的外交试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项昊宇指出,“中美关系的核心矛盾在于战略互信缺失,鲁比奥能否在台湾、南海等问题上展现灵活性,将决定会晤的实际意义。” 网友热议: “嘴上说要‘对抗中国’,结果用的是中国产品,这届美国政客太打脸了!” “鲁比奥的‘四份工’人生,像极了特朗普的‘MAGA斗士’模板,但别忘了,中美博弈不是靠喊口号能解决的。” 从“美国梦”到“宇宙公敌”? 鲁比奥的崛起是典型的“美国梦”叙事——一个古巴移民家庭的后代,通过教育和政治努力跻身权力核心。然而,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急先锋”,他的强硬立场和“双标”行为却让他在中国被贴上“宇宙公敌”的标签。未来,他能否在特朗普政府中平衡“鹰派”形象与务实外交,将成为中美关系走向的关键观察点。
王毅让鲁比奥好自为之后,见面时不装了,乖多了,不再居高临下,从实力地位出发7月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