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资委“盯上”加密货币,释放什么信号? 7月10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专题学习会,首次公开研究加密货币与稳定币。会议透露,上海正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甚至计划用数字资产推动“五个中心”建设。这一举动被解读为“中国版‘数字人民币’2.0”的信号。 传统跨境贸易依赖SWIFT系统,耗时3-5天,手续费高达交易额的7%。而区块链技术可实现“T+0”结算,降低至0.001%。上海某国企负责人透露,已试点用区块链技术处理东南亚订单,单笔交易成本从200元降至2元。 尽管技术优势显著,但监管仍是最大阻碍。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警示,部分平台以“虚拟货币”为名行诈骗之实,诱导投资者参与炒作。上海市国资委强调,将坚持“合规优先”,探索“区块链+监管沙盒”模式,平衡创新与风险。 专家观点:上海或成全球加密资产枢纽 “上海若能在监管框架内率先落地区块链跨境贸易,有望复制深圳‘数字人民币’经验,成为全球加密资产枢纽。”国泰君安研究员李明亮指出,上海市国资委的布局,或为后续政策松绑埋下伏笔。
上海的经济总量约为5.39万亿元,阿联酋则是3.76万亿元,相当于我国深圳的水平
【16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