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的“逃跑”将军,也是黄埔一期最长寿者活了103岁,还生下一个家喻户晓的明

醉卧云端云端居 2025-07-11 15:50:37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军,也是黄埔一期最长寿者活了103岁,还生下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儿子! 孙元良,民国时期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名字。作为黄埔一期出身的将领,他却因战场上一次次“跑得比谁都快”得了个“逃跑将军”的称号。可偏偏就是这个争议人物,活到了103岁,成为黄埔一期中最长寿的人。更传奇的是,他的儿子秦汉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演活了无数荧幕经典。 孙元良190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年轻时赶上了民国那股革命热潮。1924年,他考进黄埔军校一期,跟一堆后来名震天下的将领成了同学,比如徐向前、胡宗南这些狠角色。那时候的黄埔军校可是培养革命精英的地方,孙元良能进去,说明他起点不低。可惜,他后来的表现却跟“精英”两个字搭不上边。军校毕业后,他被分到国民革命军,职位一路升到师长、军长,按理说前途无量,但战场上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说到孙元良,最出名的就是他的“逃跑”事迹。第一次让人记住他“跑得快”,是1927年的龙潭战役。那会儿他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面对北伐战争的关键一战,他没顶住压力,带着部队跑了,差点让整个战局崩盘。后来,他又升了官,但“逃跑”这毛病像是改不掉。1937年淞沪会战,他指挥第八十八师,本来守上海是露脸的机会,可仗打到一半,他又跑了,留下部队乱成一团。 最离谱的一次,是1948年的淮海战役。那时候他是第十六兵团司令,带着好几万人马,结果一遇到解放军的攻势,他扔下部队自己跑了。这次逃跑直接导致国民党军大溃败,几十万部队被包了饺子。蒋介石气得要命,下令通缉他,可孙元良愣是溜到上海藏了起来,后来还跑去了台湾。战场上,他不是没机会证明自己,但每次关键时刻,他都选了“跑路”,这“逃跑将军”的名号算是坐实了。 孙元良为啥总能跑得掉?这事儿得从他的性格和处世之道说起。他不是那种死扛到底的硬汉,打仗时总想着给自己留后路。据说,他很懂得察言观色,会拍马屁,跟上司关系搞得不错。比如淞沪会战后,他虽然跑了,但事后还能保住位置,甚至还升了官,这背后没点“人脉”还真不行。再加上他跑得快,反应灵敏,几次大败仗都没被抓住,运气也好得离谱。有人说他胆小怕死,有人说他聪明会保命,反正这家伙就是能在乱世里活下来。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孙元良跟着去了。他跑得快,脑子也不慢,知道大陆待不下去了,早早收拾东西溜到岛上。到台湾后,他没再掌兵,而是开了个小公司,做点生意混日子。没了战场上的压力,他反倒活得挺滋润。跟那些被抓或者战死的黄埔同学比,他这后半辈子简直是“逃出生天”。靠着早年攒下的人脉和一点家底,他在台湾安安稳稳过上了普通人生活,甚至比很多人都活得长。 孙元良活到103岁,死于2007年,这在黄埔一期里绝对是头一份。那些跟他一起毕业的,要么战死,要么早早病逝,他却成了“长寿冠军”。这跟他的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逃到台湾后,他不打仗了,压力小了,心态也平和了。据说他晚年喜欢喝茶、散步,日子过得简单又规律。加上他早年跑得快,没受过什么重伤,身体底子也不错。有人开玩笑说,他这长寿是“跑出来的”,还真有点道理。 孙元良人生另一个亮点,是他的儿子秦汉。秦汉本名孙祥钟,生在上海,后来跟爹去了台湾。他没走军路,而是进了娱乐圈,成了60年代到80年代的超级明星。《几度夕阳红》《汪洋中的一条船》,这些经典作品让他红遍华人世界。秦汉的长相帅气,演技扎实,妥妥的偶像派加实力派。孙元良晚年靠着儿子的名气,也多少沾了点光。父子俩一个跑战场,一个跑荧幕,人生轨迹完全不一样,却都“跑”出了名堂。

0 阅读:6
醉卧云端云端居

醉卧云端云端居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