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用中国输出的电,还进口中国的各种型号的稀土,反过来紧跟美国制裁中国。 今年7月初,越南和美国签了个所谓的“贸易协议”。 按照协议,越南对美国商品敞开国门免关税,自己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却要被征收20%的关税,更狠的是,凡是经越南转口的中国商品,美国直接加征40%的惩罚性关税。 可是,越南对中国的依赖太深。 广西防城港的输电线路每月给越南送去 3000 万度电,2024 年越南更是一口气从中国进口了 18 亿度电,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全年的居民用电量。 稀土方面,越南芽庄矿区挖出的稀土原矿,80% 都装上卡车直奔中国港口,北方稀土生产的高纯度氧化镧成本比国际同行低 30%,越南自己加工稀土的回收率只有 40%,而中国企业能做到 95%。 更绝的是,韩国企业在越南投 8 亿美金建的稀土加工厂,最后发现把精矿运到中国加工反而更划算,运费加加工费比就地生产还便宜三成。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能源和原材料上深度依赖中国的国家,却在 7 月 2 日跟美国签了个 “不平等条约”。 根据协议,越南对美国商品零关税,自己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电子产品却要被征收 20% 关税,最狠的是那条 “转口条款”—— 任何中国商品经越南转口到美国,直接加征 40% 惩罚性关税。 这就好比越南在中美贸易之间架了个收费站,中国货从这儿过就得被扒两层皮。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值得好好捋一捋。 表面上看,越南是想在中美之间玩 “平衡术”:既想抱住美国市场的大腿,又不想断了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 但仔细琢磨,这步棋其实暗藏风险。 首先,越南的制造业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2024 年中国对越南的钢铁出口占其总进口量的 62%,电子元器件进口更是高达 78%。 现在美国对转口商品加征重税,越南的纺织厂、电子组装厂要么得提高成本自己消化关税,要么就得重新调整供应链,可短期内上哪儿找能替代中国的供应商呢? 其次,越南在协议里对美国 “完全开放市场”,允许美国商品零关税进入,这相当于给中国商品在东南亚市场埋了颗 “地雷”。 举个例子,美国的化肥、农机以零关税进入越南后,中国同类产品原本的价格优势就被削弱了,更不用说美国的芯片、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可能趁机抢占市场。 有越南本土企业主就叫苦不迭:“我们从中国进口的布料成本比美国低 15%,但美国布料零关税进来,我们根本没法竞争。”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越南的这种 “骑墙策略” 可能会损害自身经济主权。 美国这次协议里藏着个 “原产地陷阱”—— 要求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本地附加值必须超过 31%,否则就认定为 “转运商品”。 这意味着越南的纺织厂得从美国进口棉花,电子厂得用美国芯片,否则就得多缴税。 可越南本土产业链根本支撑不了这么高的本地化率,最后很可能变成美国企业的 “组装车间”,利润大头都被美国人拿走,自己只能赚点辛苦钱。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越南在协议里对美国的让步并没有换来对等的利益。 按照协议,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关税从 10% 涨到 20%,而美国对越南的关税反而从之前威胁的 46% 降到 20%,表面看是 “双赢”,实际上越南是用市场换来了更高的关税。 更讽刺的是,协议签署后越南企业界反响不一,大型企业觉得能吸引美国投资,中小企业却叫苦连天,服装业小老板黄英贵算了笔账:“一件 T 恤成本 8 美元,以前关税 10%,现在涨到 20%,利润直接缩水一半。” 这种局面背后其实折射出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博弈中的困境。 越南想复制当年 “四小龙” 的成功,在大国之间找平衡,但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 —— 当年 “四小龙” 崛起时,中美处于合作期,而现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任何 “脚踏两条船” 的行为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态,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这意味着越南如果继续在供应链上依赖中国,却在贸易政策上配合美国制裁,很可能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
越南用中国输出的电,还进口中国的各种型号的稀土,反过来紧跟美国制裁中国。 今年7
可可甜心喵
2025-07-11 15:06:07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