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了回报来了!”青岛跳水救人阿姨,这次终于不再拒绝奖金了,因为这次是政府对她的奖励。不仅是物质奖励,她还获得了“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的奖励。
太感动了,最近火到人民日报的见义勇为英雄刘玉荣阿姨得到了应有的回报,7月7日中午,卖玉米的刘玉荣阿姨看到有人不小心落水后,赶紧一头扎进海里,顶着大浪将落水的女孩托上岸,自己腿被礁石划得鲜血直流也浑然不觉。
7月10日,青岛市委政法委的工作人员捧着证书找到她时,这位58岁的阿姨还在忙着给顾客递玉米。“授予您‘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红本本递过来的瞬间,她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又蹭。
紧随其后的现金奖励被她小心揣进兜里 —— 和之前婉拒女孩500元感谢费时的坚决不同,这次她笑着说:“政府给的,得收下。”
7月9日,界首市委宣传部慰问组专程赶到青岛,为她送上鲜花与慰问金,握着刘阿姨的手说道:“咱界首人在外地发光发热,给家乡争了大光!”
每天来买玉米的游客排起长队,有人特意多付几十块,就为说句 “阿姨您真棒”。更暖的回报是,景区特意给她留了固定摊位,不用再推着小车四处挪动。
网友们看着这一切,在评论区里刷屏:“这才是好人该有的待遇!” 有人算起账来:“证书是荣誉,摊位是安稳,大家的支持是长长久久的温暖。”
原来见义勇为的回报从不是单一的形式。它可以是政府盖章的认可,是生活里实实在在的便利,更是陌生人用善意织成的网。就像刘阿姨摊位前蒸腾的热气,这份温暖会一直蔓延,鼓舞更多人在他人危难之际,勇敢地伸出援手。
而这,正是一个社会最动人的良性循环 —— 当善良被看见、被珍视、被回馈,便会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让更多人愿意成为那个传递温暖的人,让整个社会都充满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