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郑苹如悄悄被押到小树林,特务看着她长得太漂亮了,实在是不舍得开枪,还

猫猫背九九 2025-07-11 14:09:30

1940年,郑苹如悄悄被押到小树林,特务看着她长得太漂亮了,实在是不舍得开枪,还没等他们有什么动作,郑苹茹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特务听后心生怜悯,成全了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0年,天还未亮,上海郊外的树林间弥漫着一股潮冷的雾气,地面被霜冻凝结,脚步踩上去发出碎裂声,远处驶来一辆灰绿色囚车,慢慢停靠在林子边缘,车门被人从外用力拉开,一位身穿暗红呢子大衣的年轻女子被押解下车。 她没有挣扎,也没有哭喊,只是静静地站着,双手在身后被缚,长发挽成一个干净利落的发髻,两个身材结实的男子站在她左右,目光里透着迟疑和复杂。 她的容貌太过出众,五官轮廓仿佛雕刻一般,哪怕脸颊因寒风而泛红,也无法掩去她的神采,特务对视一眼,谁也没有率先举枪。 郑苹如出身名门,父亲郑钺曾是孙中山麾下的坚定拥护者,母亲则是日本贵族出身,这个中日结合的家庭曾在战前享有盛誉,郑苹如自小聪慧,十一岁那年随家人回到上海,在民光中学读书,后考入法政学院,才貌兼备,曾登上《良友》画报封面,是沪上公认的佳人。 可战争爆发后一切改变,她的未婚夫王汉勋,一名空军军官随部队撤往西南,她则自愿留在沦陷区,投身秘密战线。 她之所以能进入日伪高层的视野,靠的不仅是外表,郑苹如自幼在日本长大,日语发音极其标准,能应对各种正式场合,她善于观察,更懂得分寸,从不轻举妄动。中统看中了她的特殊身份,指派她接近汪伪特务机关头目丁默邨。 此人原本也是中统出身,背叛后熟悉各种地下手段,对刺杀防备极严,但对美色却毫无抵抗力,郑苹如以“郑小姐”之名频繁出现在社交场合,逐步赢得丁的信任,成为其日语秘书。 在丁默邨办公室,她悄悄记下了保险柜密码,也掌握了76号特工总部的许多机密流程,1939年冬,她配合中统策划了两次针对丁默邨的行动。 第一次是在西伯利亚皮草店,郑苹如以买大衣为由,将丁引入设伏地点,但目标察觉有异,迅速脱身。 第二次,仍以购物为名再次试探,丁默邨本放松警惕,却因橱窗外一名特工的不自然动作而警觉,乘车逃离,连续两次行动失败,令郑苹如心生焦虑,而丁默邨开始产生怀疑。 不久后,她被秘密带往极司菲尔路76号的地牢接受审讯,传闻中这里的酷刑惨烈,审讯者用沾盐水的皮鞭抽打她的后背,用烧红的铁器烙烫皮肤,她却始终坚持“情感纠纷”的说法,不肯供出中统线索。 审讯持续了数日,汪伪高层为她的处置争执不断,日本顾问认为可用她为翻译,丁默邨的夫人则坚持不能留后患,最终丁签下了执行命令。 她被从地牢中带出,特务没有说明缘由,只说是“换个地方”,她似乎已预感到结局,没有反抗,来到树林前,她环顾四周,目光宁静,押解她的两人忽然在这一刻犹豫了。 郑苹如缓缓抬头,眼神里没有乞求,而是一种带着尊严的请求,她请他们允许她整理衣领,说家人要来认尸,不希望脸部毁容。 特务沉默了许久,点了点头,她从大衣内衬中取出一片折叠的帛布,交到特务手中,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墨笔字迹,是未能送出的最后情报,她低声说希望能焚毁。 枪声响起之前,她始终挺直身躯,未曾回头,林子里的鸟在枝头惊飞,一张被风卷起的画报纸页从大衣口袋滑出,停在血迹旁,那是她数年前的封面照,笑靥如花,如今却成了死别的见证。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女特工郑苹如

0 阅读:0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