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趁着女儿一家还没到,我赶紧理理思路…… 接女儿电话,他们一家三口今晚9:30到济南站。女儿怕我累,不让我去接,说“五六公里的路,打车回家很方便”。哪能不去接呢?越晚越去接,这才体现出热情和期盼。女儿大了三分客,女婿、外孙本来就是客,跟他们尽管不用虚头巴脑,但接站还是父亲应该做的事,况且我还希望尽快见到外孙。 今晚就能见到孩子们了。他们来之前,我得捋捋思路: 一、不多言不多语。不说教,不诉说。看不惯的言行也不批评,有些事情也许他们年轻人没错,有可能是咱老年人观念不跟趟、见识不跟趟、思想不跟趟了,所以一定不要以家长身份居高临下地批评人家。看得惯的就表扬表扬,看不惯的就笑笑; 二、不干预不掺和。他们批评外孙时,不管有没有道理,不管方式方法对不对,也不管外孙接受不接受,咱就当看不见听不见,躲得远远的。这是他们的儿子,又不是咱儿子,咱只负责欣赏,他们才负责管教。如果干预、掺和,那是自讨没趣; 三、不黏糊不啰嗦。见到孩子们是很亲,但再亲也不能黏黏糊糊、啰里啰嗦。女儿回娘家是最放松的时候,人家想借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休息,缓解缓解职场上疲惫的身心,咱可不能黏着人家说东说西,说的越多,人家觉着咱老,这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更不能啰嗦,提醒他们注意什么问题时,只说一遍,最多两遍,坚决不说第三遍。听就听,不听就算,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力,不用耳提面命。所谓的语重心长,那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说教方式,不适用于成年子女。世间通理,所有的成年子女都觉得比父母高明,只有等父母过世后,他们才会偶尔想起来——“我妈说的对呀” “我爸说的对呀”…… 那么我该做什么呢?一、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二、保障好他们的行程,想去哪里就陪他们去哪里;三、呵护好他们的情绪,多做他们开心的事,多说他们喜欢的话,确保这几天他们心情愉快。 我明白一个道理,女儿虽然跟爸爸更亲,但爸爸毕竟不是妈妈,妈妈跟女儿可以无话不说,但爸爸跟女儿就得有几分客气,不能什么都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下午去超市买点奶,买个西瓜,再买些水果,快快乐乐迎接他们的到来。
准备:趁着女儿一家还没到,我赶紧理理思路…… 接女儿电话,他们一家三口今晚9:3
寒烟锁重
2025-07-11 12:46:4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