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开采稀土。 最近印度的汽车行业算是愁坏了,好几家大厂都快撑不住了,生产线停的停、裁员的裁员,有的小公司直接就宣告破产了。这事儿说起来跟稀土脱不了干系,今年4月中国对钐、钆这些中重稀土收紧了出口管卡,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稀土量一下子掉了一大截,汽车里的电机、传感器这些关键部件没了稀土永磁体,根本造不出来。 印度开始不乐意了,前阵子在WTO那边吵吵嚷嚷,说中国这是“破坏全球供应链”,还拉着日本、欧盟一起发声。可这些抗议压根没起作用,中国这边该管还是管,毕竟稀土这东西不是普通矿产,从开采到提纯都得靠精细技术,全球90%的精炼产能都攥在咱们手里,规则怎么定,主动权本来就在这儿。 眼看抗议没用,印度干脆一拍桌子,说要自己搞稀土产业,掏出250亿卢比砸进去,又是建矿山又是搞冶炼厂,还喊着要在五年内实现稀土永磁体自给自足。 这话听着挺硬气,可稍微懂行的都知道,这事儿压根不靠谱。就说美国吧,稀土储量世界第二,折腾了十几年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结果到现在80%的稀土还得从中国买。他们的Molycorp公司当年想建精炼厂,光环保审批就拖了三年,最后因为技术不过关,提纯出来的稀土纯度不够,根本用在军工上,没多久就倒闭了。 印度的问题就更明显了。他们虽然也有稀土矿,可大多是轻稀土,像汽车电机急需的镝、铽这些重稀土,储量还不到中国的1/20。就算找到了矿,开采也是个大麻烦,印度的采矿技术还停留在上世纪水平,挖出来的矿石里杂质太多,得靠人工分拣,效率低得吓人。 更要命的是精炼环节,稀土分离需要上百种化学试剂,配比差一点就炼不出合格的产品,中国的工程师花了几十年才摸透的技术,印度想靠砸钱在短时间内搞定,简直是天方夜谭。 再说成本,印度的劳动力虽然便宜,但稀土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建一个像样的精炼厂至少要砸几十亿美元,250亿卢比换算过来也就3亿美元,连塞牙缝都不够。而且他们的电力供应不稳定,经常停电,稀土冶炼需要24小时恒温恒压,这条件根本满足不了。之前印度也试过搞小作坊式的冶炼,结果炼出来的东西重金属超标,卖到国际市场上没人敢要,最后只能堆在仓库里生锈。 现在印度的汽车厂商也在犯愁,要么花高价从日本、韩国转买中国稀土,要么就得停产。塔塔汽车的老总最近在采访里唉声叹气,说本来想靠新能源汽车翻身,现在连最基本的电机都造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市场抢份额。 说白了,印度这250亿卢比更像是给自己壮胆,真要想在稀土产业上跟中国叫板,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毕竟这行当拼的不是钱,是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完整度,这些东西可不是砸钱就能买来的。 信息源:《美媒:为减少对华依赖,印度拟投资250亿卢比扶持稀土产业》,观察者网,2025年7月9日。
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
阿智通鉴
2025-07-11 12:22: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