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无力,则气不行。 因此,精神体系强,则气强。 但不是每个人一开始精神力,灵魂力就很强的,而且它还是空的,并无气行连接,都必须后天练习气足后,方神足。 气养神,神生气。 因此,精神肯定是刚开始诞生气机,方能气来补神,形成一个互补互足的气足神足状态。 这就解释了,精神才是创造之源。 这就有人提出了,练气不如练神这个想法。 但是,是错误的想法。 因为,没有气机产生,精神根本无法修行。 至于沐浴金光大道,灵气元气入体,纯属想象,也就归附陷入了修心体系。 修心修不出气,养性又无气支撑。 渐渐的,这类修行者最终修了个心跳缓跳、节奏放慢,简称慢生活的心理修行进程,说长寿也可以,但得气,根本没有。 得气者肯定是像乌龟一样的,但刻意像乌龟一样,那就是压抑。 修炼修炼,修的不是人性刻意,而是随由气之所行,随性洒脱,意纵飞驰,神怡强大,无拘无束,思旷富灵,这才是得气者。 不受世俗束缚,首先气机展露透明。 活得通透不如得气通透。
意无力,则气不行。 因此,精神体系强,则气强。 但不是每个人一开始精神力,灵魂力
甜心暖阳
2025-07-11 11:28: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