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融、地产、煤炭等周期板块领涨,指数再次站上3500点并创下年内新高,市场又一次打破了“黑周四”的魔咒。有人会问,会不会周四不“黑”周五“黑”呢?从中线来看,指数不断创下新高,上升空间已被打开,但投资者却丝毫感受不到牛市氛围的喜悦。可谓前途虽光明,道路依旧曲折,那么短线该如何应对呢?
当前市场几乎成了银行股的独角戏,市场的重心和目光全聚焦在银行身上——银行是绝对的主演,其他板块基本都是配角,只是戏份多少不同而已。主角不变,配角却在不断轮换,许多配角偶尔露个脸就沉寂了,这些“配角”板块即便心里不平衡,也无可奈何。只有当主角休息时,配角才会获得更多戏份。
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是银行等权重股搭好台子后,题材股开始唱戏,还是银行等权重股继续拉升指数,题材股继续靠边站?
在我看来,国家队对银行股高度控盘,目前银行股的持续上涨,是机构资金抱团炒作的结果,并非国家队在持续买入。一旦机构资金出现踩踏,后果不堪设想,只是很难确定这一情况何时会发生。不过,大量散户不会参与银行板块,其实也没必要纠结它究竟会涨还是回调——银行股即便再强势,涨20%也需要很长时间,而创业板个股一天就能涨20%。说到底,什么钱都不好赚,现在看着银行股涨,真把它拿在手里,未必能有那份定力。
最大的担心是银行股抱团瓦解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大的权重板块能承接从银行流出的资金。但在我看来,抱团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瓦解,往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银行股和过去的白酒股不一样,不用担心银行会成为第二个白酒。银行股是机构之间的博弈,我们散户做好散户的品种就行。比如元器件、PCB等板块,实际上已走出趋势性行情;即便像人形机器人概念,最近几个月没什么动静,但也是低位涨幅巨大的板块。再强的板块,都得在低位参与,等涨起来之后再盯着它,哪怕板块再牛,也很难赚到钱。
指数向上空间打开,只是告诉我们行情总会有的,我们要坚定持股信心,学会低位埋伏,而不是等大家都关注时才去参与。用小部分仓位做做差价没问题,能不断降低持仓成本;中线则需要坚定持股,不用羡慕别人的个股大涨,机会是轮动的。短线操作不应追涨高位品种,而要敢于买入低位且有中报业绩支撑的个股。3500点是攻坚战而非速决战,别想着赚快钱,真正的行情走起来,依旧会很磨人。
wugh
银行股卖了一半,本金到手,余下一半是零成本,不管涨跌,就拿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