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年轻的女子为什么都愿意支持丈夫去前线?其实并不是她们多爱国,只是因为俄罗斯给阵亡士兵的补偿高达千万!入伍就发130万卢布,这钱对俄罗斯人来说,诱惑实在太大! 先看地方发展的差距有多明显。在莫斯科,130 万卢布可能只够在市中心租个小房子住半年,当地年轻人很少会为这点钱动心;可到了西伯利亚的小城,这笔钱能直接买下一套带院子的房子,还能剩下钱买辆二手车。俄罗斯的好工作、好资源大多集中在西部大城市,像远东地区的年轻人,除了种地就是去矿上干活,一个月挣三四万卢布,想攒钱买房得熬二三十年。对他们来说,去前线待两年,回来就能彻底改变生活,这种诱惑很难拒绝。 俄罗斯人少的问题也让这些补偿政策更吃香。现在国内能干活的人越来越少,每年都要少一百多万劳动力,可军工企业又急着要人。这么一来,给参军的人发高额补偿,其实是国家在算一笔现实的账:与其慢慢给一个人发几十年养老金,不如一次性给笔钱,既能解决当下的人力缺口,短期还能减轻财政压力。就像一个 30 岁的士兵,要是在前线有个三长两短,国家给的千万补偿,比他往后三十年可能领的各种福利加起来还划算,政府自然愿意用这种方式 “置换” 人力。 这些补偿款还能补上社会保障的漏洞。俄罗斯虽说看病不要钱,但真要是得了癌症之类的大病,自己得掏六成多的钱。可要是成了烈士家属,看病就全免费了,连进口药都能报销。教育也是一样,普通人家供个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差不多要花 80 万卢布,相当于十年的积蓄,而烈士的孩子上学一分钱不用花。对很多家庭来说,这俩笔账一算,就觉得冒险值得。 金融上的好处也不少。国家规定,用补偿款买国债利息比别人高,存银行还不用交利息税。现在俄罗斯物价涨得厉害,钱放在手里越来越不值钱,可这笔钱能保值,甚至还能慢慢变多。更关键的是,2024 年新规定说,就算夫妻离婚,这笔钱也全归女方,不用分给男方。现在年轻女性都想攥紧自己的钱袋子,这规定一出来,她们自然更愿意支持丈夫去前线。 就业上的好处也很实在。俄罗斯很多年轻人要么在家种地,要么在工厂干苦力,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可去前线待两年,国家免费给发电工、机械师这些证书,拿着这些证去军工企业上班,起薪就比普通大学生高一半多。就像萨马拉州有个小伙子,原来在修理厂当学徒,一个月 3 万卢布,去前线待了一年回来,凭着给的证书进了军工厂,现在一个月拿 8 万。 这些政策还悄悄改变了家里谁说了算的情况。以前俄罗斯家庭大多是男人管钱,现在规定军饷直接打给媳妇,家里的钱就由女人说了算。圣彼得堡有调查显示,七成支持丈夫参军的女人,都会要求在文件上写明自己是唯一的受益人。对她们来说,这不仅是钱的事,更是自己在家能挺直腰杆的底气。 现在连商店都看明白了这股趋势。军工城的家电卖场,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涨了两倍多,七成顾客都是军人家属;莫斯科的奢侈品店,拿着军人补偿证明来买东西的人,从去年的 3% 涨到了 19%。这些钱就像一股新的水流,慢慢改变着俄罗斯的消费习惯。 说到底,这些年轻女性的选择,不是简单的爱不爱国,也不是贪不贪钱,而是在现实面前的精打细算。当好好干活也攒不下钱,孩子上学、家人生病都让人愁的时候,国家递过来的这笔补偿款,就成了很多人眼里唯一能抓住的浮木。这背后藏着的,是俄罗斯普通人过日子的难处,也是他们想办法活下去的智慧。 大家对这种行为,怎么看?
俄罗斯年轻的女子为什么都愿意支持丈夫去前线?其实并不是她们多爱国,只是因为俄罗斯
古今知夏
2025-07-11 10:59: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