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海清说:“我上大学那会儿,黄磊有时候骂我骂的凶的,我都感觉我不是女孩子了,然

动漫猫三联 2025-07-11 10:36:28

演员海清说:“我上大学那会儿,黄磊有时候骂我骂的凶的,我都感觉我不是女孩子了,然后就哭,眼睛都哭肿了,但他还要让我笑,我就觉得你凭什么这么对我?我觉得在我这么委屈的时候,你还让我笑。 那一年,海清18岁,刚刚从南京考入北电,怀揣着对未来演艺事业的满腔热血,准备开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可她没想到,迎接她的,不是温和亲切的师长,而是一位刚刚研究生毕业、还带着年轻气息的班主任,黄磊。 她说,当时听到黄磊是班主任时,内心是失望的,她原本想着会是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没想到却是个还没从校园完全“毕业”的年轻人。 那个时候的黄磊,刚大红了一部电视剧,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演员,海清内心嘀咕,“他自己都可能要出去拍戏,哪有时间管我们?” 可是她很快发现,自己想错了,黄磊的教学风格,用海清的话说,叫“一丝不苟”,他不但天天盯着学生的状态,甚至上课还常常拖堂,久而久之,大家干脆给他起了个绰号,“黄加课”。 刚进校那会儿,黄磊就对海清格外“上心”,每周列书单给她,让她按时阅读,还要写感想,课上表现不达标就当场批评,毫不留情。 “骂我骂得凶的,我都感觉我不是女孩子了。”这句话不是玩笑,是她最真实的大学回忆。 她说,自己有好几次被骂到哭,眼睛都哭肿了,可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黄磊在她最委屈的时候,居然还要求她笑。 她当时怒火中烧,心里问了无数遍:“你凭什么这么对我?”在外人看来,黄磊这样的“高压”教学方式,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些“骂声”背后,藏着他对学生最深的负责。 黄磊对海清的关注,其实早就有迹可循,她是班里少见的舞蹈演员出身,形体、声音条件都很好,加上文化课成绩也不错,是当时的奖学金获得者,还担任了班干部,黄磊很清楚,这样的学生,一旦打好基础,将来一定能走得更远。 所以,有一次,当一个剧组来找海清拍戏,黄磊果断拒绝了,他说,“她现在最需要的是好好打基本功。”这件事,当时海清根本无法理解,甚至很难过,她觉得黄磊是在阻碍她的机会。 可多年后回想,她才明白,那其实是黄磊在替她“拦了一劫”,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在学生情绪崩溃的时候,黄磊不是劝慰,而是让海清“笑”。 这其实是表演训练中的一种“反向情绪调动”,演员需要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迅速进入角色,哪怕刚刚哭过,也要立刻笑出来,这不是残忍,而是一种专业能力的训练。 黄磊深知,海清性格“皮”,上课戴大花、爬墙逃晨跑,这些“怪诞”行为虽然看着可爱,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浪费她的天赋。 所以他的严厉,不是针对性格,而是希望她能集中注意力,把每一分精力都投入到表演里。 随着时间推移,海清逐渐感受到了黄磊的用心,虽然他严厉、话不多,有时候还让人抓狂,但她也开始明白,他对自己是格外上心的。 同学们都知道,海清是“黄磊老师的重点学生”,她的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文化课也没落下,她开始不再反抗那些“骂声”,而是试着去理解、去接受。 等到毕业的时候,黄磊已经成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说,“我后来才知道,他是希望我走得更远,那时候骂得越狠,现在心里越暖。” 刚毕业那会儿,海清的路并不好走,她去参加同学会,默默无闻,心急如焚,甚至一度想过转行。 黄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没有直接说什么大道理,而是默默地帮她争取机会。 他推荐她考入国家话剧院,又为她争取到了《玉观音》里钟宁一角,这是她第一次在荧幕上有了存在感。 后来,《双面胶》里的胡丽娟让她一炮而红,真正站稳了脚跟,而这个角色的推荐人,还是黄磊。 海清后来在很多场合公开表示,“黄磊老师是我的贵人。”她说,两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师生、朋友,属于“第三类感情”。 拍《小别离》的时候,两人已经从师生变成了合作伙伴,有一场对骂戏,情绪激烈,下戏后海清居然一个劲儿地跟黄磊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不是故意的。” 黄磊笑着说:“你在戏里骂我,我怎么会介意?” 黄磊的严格,成就了海清的演技扎实,海清的成长,也印证了黄磊作为教师的眼光和方法。 他们不是娱乐圈里那种浮于表面的“关系好”,而是经历过争执、眼泪、成长之后,彼此真正理解的那种深厚情感。 海清说,她曾经恨过黄磊,觉得他太狠心,但现在,她感谢他当初的狠心。 信息来源: 《黄磊海清《小别离》 昔日师徒变“夫妻”》——新京报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