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前夜,特朗普4字定义两国现状,恐看不成阅兵,中方回应。7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媒体采访,称中美会谈将在8月初举行,特朗普用“非常公平”四字定义双方关系,看来美国大概率不会在9月份阅兵仪式前来。中方对于这件事没有给出确切答案,而是表明会按照具体情况做出应对,这些信号算是将现在的中美关系揭露的差不多了,简单来说,美国或许已经按捺不住,想要拿出成果了。 要知道,关税战从4月2日开启后,到现在已经接近百天,关税谈判的施压威胁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其体现的阵营压制力也越来越明显,很难再称之为贸易行为。 最直白的例子就是明明是美国贸易顺差国家的巴西同样位于特朗普公布的新税率名单,可见美国这边已经没打算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就是希望凭借关税谈判获取更多话语权。 对正处在谈判阶段的大部分国家来说,虽然被列入关税名单让他们产生担忧情绪,但对比4月2日关税战的阴影,或许还是略有不足,毕竟持续这么多天,美国威慑力下降很多。 纵使猜测的人比较少,也不能否认部分国家已经开始认为美国拿不出什么有效筹码,反倒是为了防止市场波动而不断延长谈判期限,从现实发展来看,关税战刚爆发就有了关税暂缓。 结果到了暂缓期限结束,美国又延期到了8月份,这样的做法只能说明白宫仍旧打着极限施压的名义,希望迫使各国做出让步,开放以往无法取得贸易资质的商品市场。 不得不说,美国想的太多了,特意将中国暂且排开名单,并拿出和平姿态,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分析,自然是特朗普为了之后的会谈建立基础,释放积极信号。 问题在于,我们知道美英、美越等协议情况,其中明确包含针对中国的相关条款,既然美国要利用这个谈判机会营造小圈子,拿出针对中国的基本架构体系,就不会放弃机会。 否则之前签订的协议就等同于做无用功,因此,特朗普这时候做出妥协姿态,又不在实际行动上拿出相应的诚意,大概率表明特朗普是想着趁和谈前先取得舆论优势。 实际上,现在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达成对美协议,美英跟美越的速度算是最快的那一批,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处在观望状态,哪怕是将中美会谈当成一种参考也说不定。 如果说美国能够保持压制,自然会动摇一部分国家的信心,并且经历过接近白天的市场不确定性后,各国企业的商贸信心受到打击,希望尽快签署贸易协议,改善市场局势。 这就导致一点微弱的影响都会产生大的变化,美国也可能会一鼓作气达成不少共识,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至少不能被其所谓“非常公平”的表面描述影响到应对战略。 参考资料: 美商务部长称拟于8月初与中方会谈,美代表团成员名单曝光丨环球网
特朗普需要中国合作,任期内实现:美国优先、产业回流、美国再次伟大。
【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