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伊朗时间不多啦!西方运输机源源不断飞抵以色列,卸下各类武器和弹药。 以色列与伊朗刚在6月24日达成停火协议没多久,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便迫不及待地向以色列输送军备。实际上,早在6月19日深夜,美国与德国的军事基地就已是一片繁忙,14架C-17与C-5M运输机满载弹药起飞,目标直指以色列的特拉维夫。6月20日凌晨,这些军机相继降落,卸下大量精确制导导弹、铁穹系统拦截弹,以及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随后,美军在6月20日又派出20架运输机,6月26日再增派17架,源源不断地送来防空导弹、雷达设备等军用物资,明显是在全力为以色列站台。 美国总统迅速签署紧急授权,为以色列提供价值4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德国与英国也纷纷响应,其中德国总理更是高调宣称“支持以色列是历史责任”。面对如此一致的西方阵营,伊朗则显得孤立无援。虽然伊朗外交部出面谴责这一举动,指责其为“纵容侵略行为”,但国际上回应寥寥,反响冷淡。 尽管名义上达成了停火,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却没有停止。6月26日早晨,伊朗核科学家苏莱曼·苏莱曼尼在德黑兰遭遇袭击,乘坐车辆被炸毁,当场身亡。从6月12日至26日,已有15位伊朗核专家接连遇袭,且每次行动均为精准打击。像苏莱曼这样的重要人物遇害,直接对伊朗的核计划造成沉重打击。 最初,伊朗的防空系统还能覆盖数百公里,但在以色列持续的空袭下,如今防御范围大幅缩水至数十公里。多个雷达站和导弹发射阵地遭摧毁,以色列F-35战机几乎畅通无阻,伊朗在空军对抗上处于明显劣势。为此,伊朗紧急加强对核设施和科学家的安保,但情报和防御体系的漏洞已暴露无遗。 尽管伊朗呼吁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实施制裁,但几乎无人响应。以色列对此采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策略,让伊朗在国际法层面难以寻求正义。传统盟友如中国、俄罗斯在此问题上保持克制,显然不愿深陷冲突泥潭。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必须加快反制步伐。其防空和空军战力亟需提升,比如采购俄罗斯苏-35或中国歼-10C战机,并引进S-400防空系统,以应对以色列的空中优势。当然,单靠外购不够,伊朗还需加快本国军工发展,尤其是在无人机和导弹技术上继续推进。 在外交方面,伊朗也需打破当前的孤立局面。尽管中俄具备在技术和军事上的支援能力,但面对复杂的国际制裁和地缘风险,也需谨慎权衡。同时,伊朗应努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避免陷入四面楚歌的局势。非对称作战也可以作为一项策略,包括扶持地区盟友或实施网络攻击以牵制以色列,不过这类行动需控制火候,以免引火烧身。 对中国而言,中东局势的稳定关系到能源安全与“一带一路”的整体布局。如果伊朗撑不住,区域动荡将对我国构成间接影响。我们一贯坚持和平对话,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与军事胁迫。此次西方的集体行为显然违背公正原则。但现实中,伊朗还需自身寻找出路,我们所能提供的更多是道义上的声援与务实的经济协作。
惊天逆转!以色列陷入生死关头,犹太人竟盯上中国当“后花园”?当以色列总理内塔
【12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