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收到兆惠被围黑水营的消息时,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乾隆看到后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11 08:45:46

乾隆收到兆惠被围黑水营的消息时,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乾隆看到后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以为兆惠活不成了,乾隆很自责,自认如果不是自己轻敌,催促兆惠追击,不会有此一难。 主要信源:(道中华——道中华丨黑水营血战:从死地到生门;民主与法制网——兆惠将军新疆平叛)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秋天,一支四千人的清军部队被困在南疆叶尔羌城外的黑水河畔。 带兵的将领叫兆惠,原本是个管粮草的后勤官,这会儿却被上万叛军团团围住。 这事儿得从新疆局势说起。 前两年乾隆皇帝刚收拾了北疆的准噶尔部,把囚禁在伊犁的大小和卓兄弟放回南疆,本指望他们安抚回部百姓。 谁知这两人转眼就竖起反旗,把南疆搅得天翻地覆。 那年九月,兆惠接到圣旨时正在追剿准噶尔残部。 这个素来胆大的将领二话不说,带着四千兵马就冲向叛军老巢叶尔羌城。 到了城下一看才知不妙,城墙绵延十余里,十二座城门里涌出黑压压的叛军,少说也有两万人。 清军连包围城池的兵力都不够,反倒被叛军几次出城冲击。 兆惠当机立断,带兵退到城北黑水河边扎营,这地方后来就被称作黑水营。 僵持数日后,兆惠发现河南岸棋盘山有大批牲畜在吃草。 他分兵八百去催援军,自己带八百人想过河抢牲畜。 谁知才过了一半人,浮桥突然坍塌。 此时城门大开,叛军如潮水般涌来。原来放牧牲畜是个圈套,专等清军渡河时半渡而击。 领兵的小和卓亲率一万五千人杀到,把滞留在南岸的四百清军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清兵都是百战精锐,虽被十倍之敌包围,仍列阵齐射再持刀反冲。 激战中兆惠坐骑连毙两匹,他自己腿上也中了一刀。 眼见伤亡过半,只得下令分散突围。 最终兆惠带着残兵泅水逃回北岸营地,清点人数只剩三千出头。 小和卓初战告捷,索性变守为攻,将黑水营围了个结实。 谁都以为这支孤军撑不过十天半月。 粮草将尽,弹药短缺,营寨不过是临时挖的浅壕矮墙。 可怪事接二连三发生了。 叛军昼夜不停地放枪,清军弹药却越打越多。 小和卓派人挖渠水淹清营,河水反倒解决了守军饮水难题。 更离奇的是清军天天宰杀驼马烧烤,肉香飘出几里地,却不见他们断粮。 秘密藏在黑水河畔的沙土地里。 清军为排水挖渠时,竟掘出叛军撤离时埋藏的数百石粮食。 至于用不完的弹药,原是叛军射来的铅弹大半嵌在树干里,清兵夜间伐木生火时,顺手就把铅弹抠出来回炉重造。 最骇人的是《啸亭杂录》的记载。 当驼马吃尽后,士兵竟冒险夜袭抢回叛军尸体充饥。 兆惠这个后勤官出身的将领,硬是把绝境变成了补给场。 被围三个月里,清军白天修补工事,夜里回收铅弹,偶尔还派小队出去“打猎”。 河对岸的叛军越看越心惊。 这些清兵饿着肚子打仗反而更凶,火枪永远打不响最后一颗子弹。 渐渐传出流言,说黑水营里有真主庇佑。 连小和卓派人送粮请和,都被兆惠断然拒绝。 转年正月,富德率领的援军终于赶到。 这支不足千人的队伍刚到叶尔羌就陷入重围,在戈壁滩上苦战五日,最后靠吞雪解渴。 兆惠听见北方枪炮声大作,又见围营叛军日渐稀少,果断率全军出击。 两路清军里应外合,叛军顷刻溃散。 被围三个月的黑水营将士走出壕沟时,个个面黄肌瘦却目光如炬。 此战虽未歼敌主力,却彻底击垮叛军斗志。 半年后兆惠与富德合兵再征南疆,叛军望见“黑水营将军”的旗帜便纷纷弃城。 清军一路追剿到帕米尔高原,最终在阿富汗境内击毙大小和卓。 乾隆皇帝在紫禁城接到捷报时,特意让画师把黑水营之战绘成《平定回部战图》,其中兆惠帐前烤肉、士兵挖渠得粮的场景尤为醒目。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69

猜你喜欢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