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称印-东盟协定“坑惨”本土制造,贸易逆差激增引爆“退群”危机 《印度斯坦报》7月8日报道,印政府正在考虑终止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签订的《东盟-印度货物贸易协定》(AITIGA)。据印政府内部人士消息,自2010年该协定生效后,印对东盟的贸易逆差持续攀升,从2010-11财年的50亿美元大幅增至2022-23财年的435.7亿美元。印方认为,现行AITIGA体制存在一系列缺陷。 第一,AITIGA中的原产地规则(ROO)执行效果不佳,致使大量中国商品经东盟国家转口后“倾销”印度市场,这严重冲击印度本土制造业。第二,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印没能获得对等的关税减让。虽然AITIGA使东盟国家对印平均减税76.4%,但东盟内部减免关税水平不一,这一数字实质上有“注水”问题。例如,新加坡作为零关税国承诺100%关税免除未给印带来新利益,而东盟整体76.4%的平均关税减让包含新加坡虚高数据,实际主要经济体减税幅度偏低(印尼50.1%、越南69.7%),远低于柬埔寨(85%)等小国。 这种不对称导致印企仅能利用30-40%的协定优惠,而东盟国家利用率达65-70%,且普遍存在原产地规则违规行为。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的多位代表呼吁在第十轮谈判中纠正关税倒挂(原料关税高于成品导致本土生产劣势)问题,要求东盟严格执行印标准局(BIS)质量认证,并解决非关税壁垒(如东盟限制印出口同类商品却对印自由输出)等结构性问题,否则印将采取强硬立场。 6月19日,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在伦敦出席印度全球论坛时,批评国大党政府签署AITIGA“缺乏前瞻性”,还称东盟是“中国的B队”。然而,消息人士表示,由于东盟方面的拖延,AITIGA审查修订进展十分缓慢。据悉,第十轮审查会议预计将于8月中旬在新德里召开。倘若此次谈判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印可能会依据协定中的终止条款,正式开启退出程序。按照协定规定,任何一方发出书面通知后,该协议将在12个月内终止。
中方这次没惯着印度,这一下令新德里急电子业濒临崩盘!《印度时报》7月6日报道,印
【1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