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调查员遭美国制裁! 找谁说理! 原因——联合国巴勒斯坦领土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在加沙地带对以色列的种族灭绝行为进行了调查,并涉及到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公民! 据华盛顿邮报7月9日报道,美国当天宣布对联合国巴勒斯坦领土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实施制裁,并指控阿尔巴尼斯将美国和以色列公民作为在国际法院起诉的“目标”。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阿尔巴尼斯针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政治和经济战争行为将不再被容忍。我们将始终支持我们的伙伴维护他们的自卫权利。” 可见,对指控美国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犯下的灭绝人性的暴行,就是对美国和以色列的自卫权的侵犯! 这是何等的遑论! 综合事件分析: 一、事件核心:美国制裁联合国调查员 1. 被制裁对象 - 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内塞(Francesca Albanese):意大利人权律师,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2022年上任),负责调查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人权问题。 2. 制裁措施 - 金融封喉:冻结在美关联账户,切断资金来源。 - 信息隔绝:限制其使用联合国加密通讯系统,阻碍调查协调。 - 行程封锁:列入航空禁飞名单,限制国际行动能力。 3. 美方公开理由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指控阿尔巴内塞“操纵国际刑事法院(ICC)针对美以公民”,并称其存在“反犹太主义倾向”,称制裁是为“保护美国及盟友主权”。 二、制裁导火索:阿尔巴内塞的调查报告与行动 1. 指控以色列“种族灭绝” - 2024年3月,她发布报告指出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符合《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法律定义,呼吁国际社会干预。 - 2025年7月3日,她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重申以色列需为“历史上最残酷的种族灭绝之一负责”。 2. 呼吁追责美国商人与以方有关人员。 - 2025年6月,她向ICC提交证据,要求起诉从加沙战争中获利的美国公司高管,指控其通过军售和数据支持助长战争罪行。 - 报告揭露美国军火商为以军提供实时目标定位系统,欧洲银行输送资金,形成“战争产业链”。 3. 长期遭美以打压 - 拜登政府曾指控其“反犹”,以色列2024年2月禁止其入境。 - 特朗普政府多次施压联合国秘书长要求罢免其职务,但因特别报告员隶属人权理事会(美国2025年2月已退出),未获成功。 三、美国制裁的法律矛盾与国际法危机 1. 法律依据争议 - 援引特朗普2025年2月签署的《反ICC行政令》,将国际法认定的战争罪调查定义为“非法骚扰”。 - 悖论:美以均非ICC成员国(不承认其管辖权),却制裁履行ICC职责的官员;美国退出人权理事会后,仍干涉其任命专家的职权。 2. 系统性打压国际司法机构 - 2024年11月ICC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后,美国2025年2月制裁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致其银行账户与通讯被冻结。 - 本次制裁是2025年内第三起针对国际司法人员的案例(此前包括海牙法庭调查顾问)。 四、国际社会反应与地缘政治连锁效应 1. 多国启动反制程序 - 132国组成的“联合国改革联盟”依据《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起诉美国。 - 37国联合提案要求将联合国敏感部门迁离纽约,避免美方干预。 2. 加速“去美元化”与多极化 - 金砖国家紧急测试跨境支付新系统,沙特推进石油人民币结算。 - 澳大利亚、德国等盟友调整外交策略,德前总理默克尔呼吁“欧洲重新定位全球角色”。 3. 加沙局势同步恶化 - 制裁当日(7月9日),以军在加沙拜特哈农镇遭伏击,5死14伤,阵亡总数升至888人,暴露战术僵化。 - 巴勒斯坦武装采用“围点打援”战术,以军步坦协同失效,士兵心理压力激增(“不敢离开装甲车超5米”)。 五、事件本质:国际秩序规则崩塌的象征 阿尔巴内塞回应制裁时称:“比以往更坚定站在正义一方……我来自不惜生命捍卫正义的法学家传统”。这一表态凸显了个人良知与强权政治的对抗。 美国的制裁实质是 “退群者操控游戏”:退出国际机构却定制规则,以“主权”之名瓦解问责机制。其行动已触发国际体系加速重组,多国转向非西方主导的治理框架,全球秩序面临1935年国际联盟解体级别的转折点。 这种参与和纵容犯罪,实施种族灭绝的行径,引发世界关注! 美国为了得到自己的目的,已经到了无视规则,无视法律,没有人性……的地步! 对已经“失控”的美国,谁能管的了!
联合国调查员遭美国制裁! 找谁说理! 原因——联合国巴勒斯坦领土人权问题特别报告
静默的守望
2025-07-10 20:31:1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