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的忽悠!”近日报道,上海,一女子去超市买水果,看到一盒6颗的荔枝竟然卖

剑指天涯笑江湖 2025-07-10 20:08:17

“一本正经的忽悠!”近日报道,上海,一女子去超市买水果,看到一盒6颗的荔枝竟然卖到298元,她询问工作人员为啥这么贵,然而对方接下来的一番话令人闻所未闻。网友绷不住了:怎么不直接说吃了能长生? “您没看错价格,这荔枝一颗就值五十块。”柜台前,穿着整洁制服的工作人员微笑着向满脸惊愕的顾客解释,指尖轻轻划过透明包装盒里六颗表皮泛青的荔枝。当顾客追问凭什么如此金贵时,工作人员抛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答:“因为它有故事,一个传承千年的仙缘故事。”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营销策略——“限量供应”。工作人员特意强调“今日只剩下最后一盒了”,还补充道:“如果需要大量购买,还得提前预订。”饥饿营销搭配神话传说,瞬间将普通水果包装成稀缺藏品。 当这件事被分享到社交媒体上,网友调侃如潮:“吃了能成仙吗?”“这故事成本每颗45元,荔枝只值5块”“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也有消费者坦言,在上海这类超一线城市,为独特体验和社交谈资付费已成常态,“贵不是问题,关键是有没有‘买点’。”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种稀缺性使得挂绿荔枝成为了水果中的 “奢侈品”。在上海的这家超市,一盒6颗装的挂绿荔枝售价高达298元,经计算,每斤价格在一千元左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荔枝每斤不过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难免让人咋舌。 但在市场中,价格不仅仅取决于成本和物品的数量,还与消费者的需求和所代表的意义有关。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挂绿荔枝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他们愿意为这种独特的体验和背后的文化故事买单,即便价格高昂。 然而剥开华丽包装,现实问题尖锐浮现。当超市用“有故事”解释天价时,却未提供任何客观品质证明。并且如果剥离传说,它与十几二十元一斤的荔枝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种模糊性恰恰暴露出一些荒诞的消费——故事可以定价,但消费者难辨真伪。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营销可能助长“支付虚荣税”的风气。当商品因虚构叙事被推至不合理高价,实则是将文化传说异化为收割金钱的工具。有网友感叹:“如果所有农产品都效仿编故事涨价,普通人还能安心吃水果吗?” 如今这件事引发的讨论还在继续,有人觉得这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有人则认为背后存在过度炒作。其实,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是大家对消费公平和理性的关注。 虽然我们不会去否定文化赋予商品的价值魅力,但当一颗荔枝的价格抵过一顿午餐时,或许该扪心自问:咬下去的究竟是清甜果肉,还是被精心烘焙的欲望幻觉? 信息来源: 环球网丨《上海一超市6颗荔枝298元,工作人员:一款有故事的荔枝,限量供应》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0 阅读:493

评论列表

用户57xxx66

用户57xxx66

5
2025-07-11 00:23

这叫留一盒寻找冤大头

天糊

天糊

2
2025-07-11 00:44

真的是增城挂绿母树荔枝,这价格已是地价了。

Paradise

Paradise

1
2025-07-11 01:01

这么便宜?在哪里?我要去买。

猜你喜欢

剑指天涯笑江湖

剑指天涯笑江湖

剑指天涯笑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