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的“逃跑”将军,也是黄埔一期最长寿者活了103岁,还生下一个家喻户晓的明

紫韵流香梦幽情 2025-07-10 19:47:19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军,也是黄埔一期最长寿者活了103岁,还生下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儿子!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8年,台湾演员秦汉凭借着在《汪洋中的一条船》的精彩表现,成功夺得第十五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奖杯。 这位英俊帅气的男艺人,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向观众献上了多部优秀作品。 鲜为人知的是,秦汉原名孙祥钟,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孙元良。 孙元良出生在四川,父亲是晚清时期的一名官员。 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67岁。 因此,孙元良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去世。 他谨遵父亲的教诲,一直好好读书,成绩也非常优异。 1924年,黄埔军校在全国各地招生。 孙元良知道之后立即报名。 当时黄埔的报考流程很严格,必须要有推荐人。 孙元良的推荐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大钊。 在开学典礼上,孙元良作为仪仗队队员, 在门口迎接孙中山的到来。 在听完孙中山先生的演讲之后,他深受感动,并决心要加倍努力学习。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再加上长得仪表堂堂,因此深受蒋介石的喜欢。 他这一生参加了不少战斗,但要说最具有代表性的,但当属“一二八淞沪战役”。 这场发生在上海的战斗,也成为了孙元良的“成名作”。 1932年,当时的孙元良还是国民党第八师259旅的少将旅长。 2月20日,日军第九师团向庙行镇发起总攻。 孙元良率部奋勇抵抗两昼夜,日军死伤严重,这才退兵。 22日,日军又倾巢而出。 孙元良率部增员,和宋希濂、俞济时一起对日军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经过一天的战斗后,日军在晚上被全歼。 这也是日本在上海第一次总攻的失败。 这一战之后,孙元良被晋升为第88师师长。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日军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 孙元良率军在上海闸北一带坚守一个半月,彻底粉碎了日本的嚣张计划。 之后,他又下令88师524团第一营的八百多名官兵,死守四行仓库。 这就是有名的“八百壮士”。 因为这个决定,他被晋升为72军军长。 孙元良确实在抗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他身上的存在的争议也不少。 他在淞沪会战中誓死抵抗,却也多次出现临阵脱逃的情况。 第一次发生在1926年。 国民革命军攻打江西失败之后,孙元良被程潜派往奉新,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 然而,孙元良拒不执行命令,还在碰到敌人的时候迅速撤退。 因为这件事,他差点被枪决。 不过,在执行枪决之前,孙运良再次逃跑。 这一点,其实是蒋介石的意思。 毕竟孙元良确实有才干,如果真的杀了他,那是国民党的损失。 在四行仓库那一战中,他也只是下了个命令之后就撤退,是谢晋元带着将士们死守。 孙元良最值得诟病的一点,是他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 当初雨花台沦陷之后,88师262旅的官兵顶着日军的炮火死守。 但是,身为师长的孙元良却临阵脱逃。 这一战的失败,让南京遭受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因此,不少人觉得,孙元良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 1937年12月12日,在长考一带,唐智生组织师长开会,组织正面突围的相关部署。 没想到, 孙元良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就擅自行动,企图渡江北撤。 在宋希濂的劝阻下,他才悻悻返回。 北伐南昌、南京保卫战、淮海战役中,孙元良都有逃跑的情况。 正因为如此,他这个人才会有这么多争议。 2007年,103岁高龄的孙元良去世。 他这一生的功与过,也都只能交给后人评判。 主要信源:(中国历史研究院——【解读】孙元良缘何引争议)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紫韵流香梦幽情

紫韵流香梦幽情

紫韵流香梦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