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4国竟无一服软,特朗普急得喊话中国,用4个字定调中美现状。特朗普着急了,眼看发出“关税信函”后仍无半点效果,直接用出了喊话我国的最后一招。特朗普用四个字定调了中美关系的现状,意图很明显,在虚张声势的同时尽快完成对于体量较小的亚洲国家的收割。如果我国暗中给这些亚洲国家加油打气,那么特朗普就会得到堪称是最坏的结果,不仅围猎我国失败,而且也不能从体量较小的亚洲国家中获益颇丰。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在本月7日对着14个国家发出了所谓的“贸易信函”,内容是设定新关税税率。 经过对比,名单上的14个国家当中仅有韩国、印尼、南非和泰国和此前的税率持平,日本、马来西亚甚至比今年4月定下来的关税税率还要高出1%。 虽然其他国家相较此前的关税税率基准有所下降,可大多都在30%以上,不算日本和马来西亚,30%关税税率基准以下的国家也只有三个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朗普算是对着所有名单上的国家下了通用的追杀令,因为关税税率一旦达到某个水平之后,继续在数字上抬升上限实际没有任何意义。 这一点还是特朗普在对我国不断抬高加征关税税率时亲口说出的内容,但对于这些体量较小的国家而言,30%的关税税率也是莫大负担。 不少专家都认为,特朗普非常享受从小体量国家身上榨取利益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发现只能从小体量国家身上获得“胜利”,因为这种做法对于我国根本没有半点效用。 但很明显的是这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手里握有很多极具分量的反制牌,小体量国家手里却没有,这是美国可以步步进逼的关键。 然而,小体量国家自始至终也没有放弃挣扎,相反,特朗普从一开始的强硬到后来向我国连退两步已然让一众小体量国家看到了希望,就算只有一丝可能也要坚持下去的希望。 小体量国家现在选择了不妥协不让步,和美国耗时间,让特朗普更着急,像泰国、柬埔寨就表示要继续谈,要战斗到底。 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日韩两国也没有轻易妥协,石破茂仍然不松口;韩国则是表态“会继续推进谈判,力争取得最优惠的谈判成果”。 在此种态势之下,毫无选择的特朗普只能再度发声稳住中美关系,在暗中传达出不要帮助小体量国家的警告之意。 特朗普在本月8日公开表态,称:“中国在对美贸易协议中‘非常公平’,我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好,和中方领导人有过多次通话”。 从特朗普的表态中不难发现,我国在同美国达成协议框架上的立场态度得到了美国的认可,但如果特朗普没有别的想法目的,早就可以说出来了,为什么非要在当下的关头提及? 这很明显是在一方面敲打我国,警告我国不要让来之不易的“胜利”毁于一旦;另一方面是劝解仍然没有选择妥协的国家尽快作出妥协的选择,我国就是先例。 之所以会这样来说主要是特朗普站在了美式叙事角度之上,在特朗普看来,我国高度配合美国的做法恰恰是美国占据了绝对主导权和有利地位。 因此,只要小体量国家能够高度配合美国,那么美国也不会要得太狠,一句话,美国只是想要一个态度,不是来真的,如果不让美国下得来台,那结果对于谁都不好受。 可是美式叙事方式并非完全反映客观事实,恰恰相反,只有我国坚持一贯强硬立场态度的做法才使得特朗普连续作出妥协和让步的选择。 这就意味着只有不妥协才能换来美国的妥协,尽管小体量国家手里可能真的没有反制牌可打,但没牌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装出一副样子来。 言而总之,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美国和一众不妥协的国家在打拉锯战,可实质却是看谁先按捺不住然后就此上当。 对于美国来说,能拿捏一个就是赚,拿捏不了也无所谓,反正应该着急的是小体量国家而非美国,尤其是在对美贸易当中拥有巨大贸易顺差的国家; 对于没有作出妥协和让步的国家来说,反正特朗普再度划定了所谓的最后期限,将时间定在了下月1号,这就说明特朗普手里也没有其他杀招可以用,拖下去反而最有利于自己。 因为先上车的人都在害怕自己买贵了票,在售票权掌握在美国的情形下,先上车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吃亏了,那么发泄不满情绪的目标对象就只能是后上车的、占到便宜的人。 现在就看有没有聪明的人站出来去和特朗普演一出双簧了,或者说特朗普主动找到演双簧的,否则这场无限暂停关税暂停期期限的闹剧还会继续上演。 参考资料: 美国宣布对14国加征关税,“美国谈判团队过于分散,无法获得预期的贸易让步丰收”|观察者网 特朗普表示最近中美关系有所改善,外交部回应|环球时报 玉渊谭天丨特朗普的“关税信函”是什么?为何先给这14个国家?|澎湃新闻 特朗普评近期中美关系改善 北京称处理对美关系原则一贯|联合早报中文网
没有商量余地,特朗普访华之行要凉?中方7字坚决,12国等收信函。原来收到特朗普信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