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华北大的招生热度有所下降,不再是顶尖考生的“唯一首选”,被认为开始“走下神坛”? 各地高考招生接近尾声,从录取情况看,清华北大在部分省份的高分段录取位次有所下滑。 以往尖子生几乎扎堆报考清北,今年不少68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选择了医学类强校、工科顶尖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业,不再把清北当作“必选项”。 以前不少人觉得“考上清北=人生赢家”,哪怕专业不喜欢、就业前景一般,也硬着头皮报,说白了是被“名校光环”绑架。 但现在不一样了,高分考生和家长算得更细,学临床去顶尖医科大学,将来进大医院更顺。 学芯片、航天去工科强校,专业实力比综合类大学更聚焦。 学金融,有些财经院校的行业资源甚至比清北某些非王牌专业更对口。 这其实是好事。 顶尖学子不再被“名头”牵着走,而是盯着“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选学校,说明大家对教育的理解更理性了。 大学不是贴金的标签,专业实力、就业适配度、个人兴趣才是更实在的东西。 清北的“光环”淡了点,恰恰说明教育选择更多元了。 顶尖高校的价值,本就该体现在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上,而不是靠“唯我独尊”的地位。 这种变化,反倒是教育回归本质的体现。 毕竟,能让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比死守一个“神坛”更有意义。 大家怎么看?
到底要不要找大学生家教?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