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武器里藏着中国零件?”这个看似突兀的问题,正成为印度国防部的头号烦恼。

提莫说热点 2025-07-10 19:07:41

“我们的武器里藏着中国零件?”这个看似突兀的问题,正成为印度国防部的头号烦恼。 7月初,印度国防部突然宣布要对全军采购系统“大扫除”,目标直指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陆军设计局副局长直言:“哪怕是一颗螺丝钉,只要印着‘中国制造’,就必须换掉。” 这场军购审查并非临时起意,印度军方近年多次在进口装备中发现中国零部件,从无人机芯片到导弹系统的电子元件,甚至通信设备的电池。 去年一架印度国产直升机因“技术故障”坠毁,事后调查显示关键传感器来自中国供应商。 类似事件让印度舆论炸锅,民众质问:“我们的国防安全竟捏在别人手里?” 莫迪政府早在2020年就推出“自力更生印度”计划,要求军工领域减少进口依赖。 但现实很骨感,印度军工自主率至今不足50%,高端电子元件、特种材料等仍需大量进口。 一位匿名军工承包商透露:“中国零部件价格只有欧美的一半,交货速度还快三倍,不用它们就得拖延武器交付。” 民间反应更耐人寻味,新德里街头的小贩拉杰举着中国产充电宝调侃:“要是军队连手机零件都查,我的货架早该空了。” 这种矛盾心理折射出印度社会的普遍状态,既担忧“中国制造”渗透国家安全,又离不开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 班加罗尔国防研究所的帕特教授算了一笔账,替换现有库存的中国零件至少需要18个月,成本可能飙升40%。 更棘手的是技术断层,印度自研的“阿卡什”导弹曾因改用国产芯片导致命中率下降。 有军官私下抱怨:“我们连步枪子弹都还没实现100%国产,现在又要搞电子元件‘大跃进’?” 中国企业对此反应平淡,深圳一家军用连接器制造商表示:“印度订单只占我们出口的3%,但他们的替代品可能来自越南工厂,因为那里用的还是中国机床。” 这种“去中国化”的闭环,恰似全球化供应链的黑色幽默。 孟买智库“观察者基金会”指出,印度真正需要的是系统性技术升级,而非简单粗暴的供应链切割。 隔壁的日本提供过教训,2019年强行替换华为设备后,偏远地区网络瘫痪了整整三个月。 印度国防部的决心似乎不可动摇,但普通士兵更关心实战效果。 一位退役炮兵坦言:“战场上没人管零件产地,哑火的炮弹才是致命问题。” 当“国家安全”成为政治正确,这场军购改革究竟是未雨绸缪,还是舍本逐末?答案或许藏在未来某次实弹测试的爆炸声中。 信息来源: 《今日印度》2025年7月2日报道 印度国防部2025-2026年度采购白皮书

0 阅读: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