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庭笈获特赦后,周总理牵线与前妻复婚,其动人故事让邱行湘泪目 郑庭笈,1905年出生在海南文昌文教镇美竹村,家里出了名的“海南三郑”,堂兄郑介民和郑挺锋都是国民党上将。1925年,他考进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跟许光达、宋时轮这些后来的共产党名将同窗。毕业后,他在国民革命军从排长干起,一步步升到连长、营长,稳扎稳打。1933年,他当上第十师五九八团团附,参加过围剿福建人民政府十九路军和江西苏区的战斗,算是早早崭露头角。 抗日战争打响后,郑庭笈彻底火了。1937年忻口会战,他身负重伤,差点没命,自号“重生”,可见那时候多凶险。伤好了,他升任荣誉第一师四团团长,带着部队打武汉会战,立功拿了云麾勋章。后来调到第五军第三团当团长,1939年桂南战役,他指挥部队干掉了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同年12月,他又带队夜袭界首高地,打得漂亮。1942年,他升任第五军第二百师步兵指挥官兼五九八团团长,跟戴安澜一起远征缅甸。同古战役坚守12天,戴安澜受伤后,他接过指挥,带着残部突围回国,还把戴安澜的遗体带了回来。这份担当,真不是一般 谁都服气。 抗战胜利后,他职位越爬越高,到1948年辽沈战役,他已经是第四十九军军长。可惜在大虎山被解放军俘虏,从此人生来了个大转弯。 被俘后,郑庭笈先被押到哈尔滨东北解放军官第五团,后来辗转抚顺、绥化战犯管理所。那日子不好过,但也让他慢慢转变了观念。1953年夏天,他老婆冯莉娟带着小儿子千里迢迢来看他。冯莉娟是湖南衡阳人,1937年跟郑庭笈结婚时才十七岁,长得清秀,挺招人疼。郑庭笈被俘后,她带着五个孩子回了文昌老家。1950年海南解放,她写信报了个平安。1956年,郑庭笈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条件好点,他还常吹口哨安排澡堂的事,海南口音老逗了。可到了1958年,冯莉娟因为孩子受他战犯身份连累,实在扛不住,提出离婚。郑庭笈签了字,叹口气说,要是当年战死忻口,家人也不会这么苦。 1959年,郑庭笈赶上第一批特赦。特赦大会上,他女儿郑心楠发言说“父亲回家”,他却因为家散了心里酸酸的。同年1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特赦人员,听说他离婚的事后,特意交代大家帮忙促成复婚。放出来后,郑庭笈当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冯莉娟也被调到文史资料委员会当打字员,工作就在家干。郑庭笈每天送材料取材料,俩人慢慢又找回了感觉。1960年10月19日,颐和园黄埔同学聚会,周总理又问复婚咋样了,郑庭笈感动地说“正在努力”。在总理的关心和朋友的撮合下,1961年3月,俩人终于复婚,日子简单又温馨。 1964年3月,郑庭笈带着冯莉娟去南京探望老战友邱行湘。那天春风暖暖的,几个人聊起过去的苦日子。郑庭笈讲了他跟冯莉娟离了又合的故事,提到周总理的帮忙,冯莉娟也在旁边补充几句。邱行湘听着听着就愣住了,想起功德林的日子,又想到新中国的宽容政策,眼泪止不住地掉。他端起杯子说,为周总理和新生活干一杯,大家伙儿都挺感慨。后来,郑庭笈一直在政协干活,1991年小儿子去美国读书,1996年他病逝北京,活了91岁。他这一辈子,从抗日战场到战俘改造,再到家庭团圆,真像一部大戏。 郑庭笈和冯莉娟的复婚,不光是俩人感情的回头路,更是新中国宽大政策的写照。周总理插这一手,愣是把政治和身份的坎儿给抹平了,暖了不少人的心。邱行湘掉泪,不光是为老友高兴,也是被这份人性光辉戳中了。你咋看这段故事?有没有啥类似的经历想聊聊?评论区敞开了,大家伙儿一块儿唠唠,感受下历史的温度。
郑庭笈获特赦后,周总理牵线与前妻复婚,其动人故事让邱行湘泪目 郑庭笈,1905年
原上花绽放
2025-07-10 18:17:02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