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西方为啥不放过俄罗斯?因为一战二战都通过瓜分战败国,建立了地缘新世界,但冷战并未肢解大国,只是一场半吊子胜利。相当于冷战胜利果实,美西方只吃了一半。 一战二战后,西方通过瓜分战败国领土、资源和势力范围,重新洗牌了世界格局。但冷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留下了个尾巴: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作为核心继承者依然存在。 西方虽然通过金融洗劫(如1998年卢布危机)、国企私有化(寡头垄断)、资源命脉控制(能源定价权)和技术人才收割(硅谷俄裔工程师)等手段,变相拿到了“非战争赔款”,但始终没能像对待德国、日本那样彻底打碎俄罗斯的大国骨架。 这种“半吊子胜利”让西方患上了严重的“消化不良症”——既享受着苏联解体带来的红利,又对俄罗斯的“残躯”耿耿于怀。 北约东扩就是西方“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典型表现。 从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约,到2024年芬兰、瑞典入伙,北约成员国从16个暴增至32个,直接把军事基地怼到了俄罗斯家门口。 这种“挤牙膏式”的扩张,本质上是西方对冷战胜利的过度补偿心理——既然没能肢解俄罗斯,那就用军事包围圈把它窒息而死。 就像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核潜艇的AUKUS协议一样,北约东扩就是西方打造的“欧洲版铁幕”,试图把俄罗斯困在“文明世界”之外。 西方总把自己打扮成“民主灯塔”,却对俄罗斯玩起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流氓逻辑。 普京执政后,俄罗斯试图在“主权民主”道路上探索,却被西方扣上“独裁”“专制”的帽子。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本质上是西方对自身价值观统治力的焦虑。 就像巴基斯坦在空战中锁定20架印军机却只击落6架的“降维打击”,西方通过文化围剿(如封禁俄媒RT)、认知战(如“布恰事件”炒作)和信息霸权(社交媒体算法倾斜),试图从精神层面瓦解俄罗斯的民族认同。 俄罗斯170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埋藏着全球25%的天然气、9%的石油和10%的煤炭。这种“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天然就是西方资本垂涎的对象。 从1990年代的“休克疗法”到2022年的能源制裁,西方一直在试图用经济手段吸干俄罗斯的资源血液。 但俄罗斯的反制却让西方吃了大亏:2024年西方因制裁损失2570亿美元,而俄罗斯通过转售能源获利310亿美元。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操作,充分暴露了西方在资源争夺中的贪婪与无能。 西方总以为用军事威慑就能让俄罗斯服软,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北约在波罗的海的“波罗的海行动-2025”军演,集结了16国40多艘舰艇,结果俄罗斯直接派出图-22M3轰炸机在中立水域巡航示威。 这种“你秀肌肉我亮獠牙”的对抗,让西方意识到俄罗斯的军事反制能力远超预期。就像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核潜艇却被中国055驱逐舰“绕圈威慑”一样,西方的军事围堵反而激发了俄罗斯的战斗意志。 西方对俄罗斯的穷追猛打,本质上是一场未竟的霸权迷梦。他们既想享受冷战胜利的红利,又不愿接受俄罗斯作为独立大国存在的现实。
在二战中盟军轰炸德国工厂,但不管轰炸的多猛,第2天依旧有90%的德国工人会来到工
【29评论】【47点赞】